学术投稿

丁苯酞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观察

刘明杰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 低频电刺激, 脑梗死, 吞咽困难, 洼田饮水试验, 康复
摘要: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的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后发生吞咽困难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常规治疗加丁苯酞注射液;B组为常规治疗加低频电刺激;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及低频电刺激;比较三组患者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88.2%,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NIHSS评分,预后mRS评分下降明显.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是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案,操作安全,疗效确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带教中新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带教中新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临床药学专业2015级学生38例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式行实习带教;以2016级学生40例为观察组,采用案例导入联合TBL的新案例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问卷调查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新案例教学法进行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带教可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潘瑞玲;冀云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钼靶X线与彩超在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钼靶X线与彩超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价值,以此来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2013年5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中选取120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进行钼靶X线与彩超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点与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钼靶X线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检出率为65%,相较于彩超的35% 更高,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诊断中,钼靶X线的诊断准确率相较于彩超更高,但可将彩超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式.

    作者:黄廷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与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2年1月—2017年5月内接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眼压情况,以及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均优于治疗前,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眼压,促进了患者视力的恢复和矫正.

    作者:何碧华;张莉;陶平;陈萍;周转;杨波;谢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龄骨科手术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分为研究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3.11±2.5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7.22±3.12)d,研究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肖念;万程程;肖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Seminar教学法的健康教育学教学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Seminar教学法运用于健康教育学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分为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采用医学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DREEM量表总分为(209.35±27.53)分和(145.28±35.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量表中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社交知觉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Seminar教育的知觉较高,Seminar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合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和社交知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吉金山;张正祥;周小燕;赵隆;史永乐;刘晓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阿仑膦酸钠+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的疗效

    目的 将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物用于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治疗后TC、TG指标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用于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老年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刘爱林;袁志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 分析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212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06)与实验组(n=4106),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经透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作者:李秀红;苏金磊;马红玲;张志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为阴道分娩组(38例)和剖宫产组(37例),对比两组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本次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8.4%,阴道分娩组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前应仔细评估产妇状况,密切观察母婴状况,严格把握阴道分娩及剖宫产适应证.

    作者:姚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中风偏瘫患者来分析研究,将3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1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4例痊愈,占26.6%,7例有效,占46.6%,4例无效,占26.6%,临床总有效率是73.3%;实验组有7例痊愈,占46.6%,7例有效,占46.6%,1例无效,占6.6%,临床总有效率是93.3%,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根据患者的体质来进行治疗,副作用比较小,有效率高.

    作者:刘晓磊;王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内镜止血,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氨溴索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来进行纤支镜灌药,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纤支镜灌洗的急诊处理方法十分显著.纤支镜灌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痰液粘度与痰液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规培轮转的60名外科规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用PBL教学法带教;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带教,以出科成绩作为判别标准对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规培学员出科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在规培学员中的认可程度,实验组的认可程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不仅在提高外科规培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性、发掘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具有意义,还能在提高规培质量和加速更新临床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周昕;高明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我院对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肿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对两组术后1、24、48 h疼痛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5.18±3.06)分、(14.12±2.03)分,对照组分别为(51.34±3.24)分、(17.45±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孙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预见习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文章主要探索预见习教学方法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精神病学理论课之前进入临床见习,熟悉患者、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并分析及解决相关问题,具体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BL)两种教学方式.医学生、临床教师们对精神病学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在精神病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预见习教学方法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郭霞;詹剑;杨全凤;郑前敏;周庆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干预在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治疗的90例DVT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DVT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DVT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DVT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占比以及护理观察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以降低DVT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朴雪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将神经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分别实行于下肢手术患者中,对比研究两种麻醉方法 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予以研究的资料源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本院纳入治疗的88例下肢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44例,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对照组,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实验组,分析并研究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麻醉.

    作者:谢守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用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4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成本、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感,减轻经济压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慧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阐述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救治,观察组利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进行院前救治.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7.62%、死亡率2.38%、满意度95.24%;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5.71%、死亡率14.29%、满意度80.9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应用到院前急救中,从气道管理、呼吸管理、循环管理、神经检查、全身评估五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满意度.

    作者:莫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螺旋CT容积扫描方法诊断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方法 诊断胸廓骨与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胸廓骨与肋骨骨折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0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胸片检查与螺旋CT容积扫描方式进行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CT轴位扫描图像作为检查诊断标准,X线检查诊断准确度为68.0%(68/100),螺旋CT容积重建检查诊断准确度为94.0%(94/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螺旋CT容积扫描发现肋骨骨折的有94例,100处肋骨骨折,6例显示无骨折.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方式对胸廓骨与肋骨骨折检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清晰的显示细微的骨折部位.

    作者:黄瑞彬;刘业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下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意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崔亚萍;齐爱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