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孙莉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甲状腺肿瘤, 术后影响, 术后疼痛, 焦虑, 满意度
摘要:目的 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我院对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肿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对两组术后1、24、48 h疼痛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5.18±3.06)分、(14.12±2.03)分,对照组分别为(51.34±3.24)分、(17.45±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地屈孕酮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地屈孕酮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7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0%)高于对照组(0.0%),但是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马莉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对照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BMI等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均可有效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但齐拉西酮基本不会影响血糖及血脂等指标水平,避免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洪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 将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应用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比及分析诊断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脾胃科所收入并开展诊断及治疗的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实验目标,实施回顾分析,100例患者都接受普通内镜下活检、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和内镜下的切除标本相关病理诊断,观察和统计诊断结果 .结果 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比较于普通内镜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采取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张吉善;凌静;谢峰;周金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日—9月26日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2例,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情况,并详细记录引流管渗出率、渗出时间和换药次数.结果 干预组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率比对照组低,平均渗出时间长,平均换药次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在腹腔引流管护理过程中,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液渗出的情况,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胡玉清;刘一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模式在医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该种教学模式是将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结合的一种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医学基础教育中.根据对学员的调查,案例教学法对于学员的兴趣具有激发的效果,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使用案例教学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研究生临床教学实践中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未来教学转型和改革的必然目标,也符合我国现代社会人才教育的宗旨.

    作者:刘超;吴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全部护理人员共计18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12月给予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管理后,2017年1—6月未给予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管理前,比较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我院180名护理人员中,管理后护理职业素质测评、护士测评、患者满意度测评和医生测评均优于管理前护理工作人员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黎;张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 分析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212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06)与实验组(n=4106),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经透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作者:李秀红;苏金磊;马红玲;张志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龄骨科手术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分为研究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3.11±2.5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7.22±3.12)d,研究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肖念;万程程;肖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胃肠肿瘤手术治疗中腹腔镜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胃肠肿瘤手术中腹腔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胃肠肿瘤手术患者92例,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试验组(n=46)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n=46)实行传统开腹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胃肠肿瘤手术中积极运用腹腔镜技术,可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并发症,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刘斌;刘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价值

    目的 探索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6月—2017年11月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观察组)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CD8+(30.45±3.65)%、IgM(1.98±1.42)g/L、IgG(14.85±1.35)g/L、hs-CRP(7.95±1.48)mg/L高于对照组,CD4+(27.15±2.36)%、CD3+(51.39±2.95)%、IgA(1.02±0.33)g/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明显.

    作者:钱元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应用分析

    目的 将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实施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未执行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前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到参照组,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执行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后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到实验组,比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结果 参照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统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执行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得到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邵巧丽;涂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腰硬麻醉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腰硬麻醉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施行腰硬麻醉患者64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整体组,各3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 整体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高于常规组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硬麻醉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卡维地洛搭配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效果

    目的 探讨将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中选取200例参与本组研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00例.对参照组行依那普利治疗,对实验组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分析20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8.00% 和85.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家冲;毛旭龙;何国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3—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类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近期控制3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近期控制15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1例,肠道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3.5±0.4)分,对照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6.0±0.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乔可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肢体的康复中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χ2=4.320,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30%)(χ2=8.653,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展,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邹康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肺炎的综合性护理保健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肺炎的护理措施中,正确执行药物治疗和呼吸科常规护理是主要内容.如何增加新的护理康复措施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成为护理工作者的新课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及技术、各类功效显著的治疗仪、营养保健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疾病的康复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应重视病室局部空气质量对呼吸道患者的影响,加强管理.然后以中医学、营养学、康复学理论为指导,总结了可促进肺炎康复的综合护理保健措施,丰富了专科护理理论,分析了当前大气环境及病室空气质量对肺炎预后的影响.为促进肺炎、特别是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恢复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作者:程翠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裴艳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电话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家庭无创通气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接受电话随访对通气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随访组(40例,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和对照组(30例,常规出院指导)两个组别,观察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1、6、12个月3个时间点,随访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除接受通气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外,定期给予电话随访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萍;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口试考试在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口试考试在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神经科规培医师30名,随机分为笔试考试组(WE组)与口试考试组(OE组)(n=15),培训期间WE组每2周后一天进行笔试考试,OE组每2周后一天除进行笔试考试外还进行口试考试,比较每组各时间段考试成绩.结果 OE组理论考试及病案分析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WE组(P<0.05).OE组第4周、6周、8周笔试及口试成绩均明显高于第2周成绩(P<0.05),而WE组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口试考试可提高神经科规培医师肌电图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临床分析及知识应用能力,并增强其学习能力.

    作者:刘璟洁;范清雨;向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食管异物行胃镜下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胃镜下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05例食管异物患者的治疗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对临床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中,102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7.14%,经过医护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沟通,无一例医源性损伤及患者死亡的发生.结论 经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不仅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利于手术进行,而且使医生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减少医患、医护之间的矛盾,医护默契配合、护患完美沟通是成功处置各种患者的重要保障.食管异物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护患沟通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宋春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