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洪军

关键词:齐拉西酮, 奥氮平, 老年精神分裂症, 血糖, 血脂,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对照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BMI等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均可有效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但齐拉西酮基本不会影响血糖及血脂等指标水平,避免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讨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士对即将进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常规护理,未实施术前访视,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前访视,观察并记录两组情况.结果 麻醉完成后,对照组心率与血压发生了显著的升高(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也略有升高,但是幅度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2,P<0.05).结论 医护人员术前访视使患者,可促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

    目的 分析评价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单用青鹏软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50%、7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效果理想,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宁娟;涂宏伟;苏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应用分析

    目的 将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实施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未执行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前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到参照组,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执行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后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到实验组,比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结果 参照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统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执行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得到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邵巧丽;涂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在肺炎患儿中层级链式护理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来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以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纳入32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法,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实验组肺炎患儿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层级链式护理法应用在肺炎患儿中具有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丁翠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裴艳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下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意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崔亚萍;齐爱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的影响,为急诊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急诊手术患者接受基础手术室护理,观察组39例急诊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手术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血压、心率、呼吸)水平以及心理情绪(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后,组间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指标结果对比,观察组均有优势,P<0.05.结论 急诊手术期间配合手术室优质护理,是稳定患者生理指标、心理情绪的关键,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脂肪性肝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对76例脂肪性肝病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方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开展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共有1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是86.8%,对照组有11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是6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性肝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比西医优秀.

    作者:谷利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丁苯酞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的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后发生吞咽困难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常规治疗加丁苯酞注射液;B组为常规治疗加低频电刺激;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及低频电刺激;比较三组患者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88.2%,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NIHSS评分,预后mRS评分下降明显.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是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案,操作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刘明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龄骨科手术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分为研究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3.11±2.5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7.22±3.12)d,研究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肖念;万程程;肖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为阴道分娩组(38例)和剖宫产组(37例),对比两组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本次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8.4%,阴道分娩组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前应仔细评估产妇状况,密切观察母婴状况,严格把握阴道分娩及剖宫产适应证.

    作者:姚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门诊换药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在门诊换药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进行换药的50例门诊换药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患关系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换药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患关系良好率.

    作者:高桂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卡维地洛搭配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效果

    目的 探讨将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中选取200例参与本组研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00例.对参照组行依那普利治疗,对实验组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分析20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8.00% 和85.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家冲;毛旭龙;何国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电话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家庭无创通气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接受电话随访对通气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随访组(40例,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和对照组(30例,常规出院指导)两个组别,观察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1、6、12个月3个时间点,随访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除接受通气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外,定期给予电话随访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萍;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 对糖网病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糖网病患者22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眼底检查,结果 为常规组.然后均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 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个小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过检查后发现,常规组224例患者检查出视网膜病变共计117例,占比例为52.2%,试验组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199例,为88.8%,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网病诊断过程中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能够有效诊断出不同种类的视网膜病变分期,并且诊断正确率能够保障,灵敏度极高,具有安全可靠性.

    作者:犹爱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给予跟骨骨折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与后足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且效果好.

    作者:陆伟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探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研究组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比较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改善作用.

    作者:李芝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微信平台上牙龈癌手术危重病情上报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基于微信平台上牙龈癌手术危重病情上报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此期间未设立微信管理平台,观察组为2017年1—12月,在此期间设立了微信管理平台,对比两组在不同时期下医生对护士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以及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服务态度、工作整体性、危重抢救的配合及手术配合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护理文书制定及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牙龈癌手术危重病情上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及护士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单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下腔出血位置、下腔出血分布、高血压病史等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年龄低于30岁占比、GCS评分超过9分占比、局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比率、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低于5 mm比率均低于对照组,而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比率、脑室内出血比率、存在高血压病史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高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脑室内出血情况和出血部位均会产生明显影响,临床治疗应结合上述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尽量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支宏;陈铭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肢体的康复中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χ2=4.320,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30%)(χ2=8.653,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展,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邹康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