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亚萍;齐爱丽
在肺炎的护理措施中,正确执行药物治疗和呼吸科常规护理是主要内容.如何增加新的护理康复措施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成为护理工作者的新课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及技术、各类功效显著的治疗仪、营养保健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疾病的康复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应重视病室局部空气质量对呼吸道患者的影响,加强管理.然后以中医学、营养学、康复学理论为指导,总结了可促进肺炎康复的综合护理保健措施,丰富了专科护理理论,分析了当前大气环境及病室空气质量对肺炎预后的影响.为促进肺炎、特别是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恢复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作者:程翠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有效率;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退,促进患儿康复,安全性好,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白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电刺激加生物反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6周妇女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妇女选择电刺激加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用以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梅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氨溴索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来进行纤支镜灌药,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纤支镜灌洗的急诊处理方法十分显著.纤支镜灌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痰液粘度与痰液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胃溃疡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两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在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212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06)与实验组(n=4106),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经透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作者:李秀红;苏金磊;马红玲;张志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单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下腔出血位置、下腔出血分布、高血压病史等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年龄低于30岁占比、GCS评分超过9分占比、局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比率、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低于5 mm比率均低于对照组,而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比率、脑室内出血比率、存在高血压病史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高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脑室内出血情况和出血部位均会产生明显影响,临床治疗应结合上述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尽量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支宏;陈铭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脂肪性肝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对76例脂肪性肝病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方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开展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共有1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是86.8%,对照组有11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是6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性肝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比西医优秀.
作者:谷利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分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像脑电图(EEG)、心电图(ECG)、肌电图(EMG)、视网膜电图(ERG)、耳蜗电图(ECochG)、胃肠电图(EGEG)等体表电图,就是大脑皮质、心脏、骨骼肌、视网膜、耳蜗和胃肠等器官组织活动时,用相应的仪器通过放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电极引导而记录的对应器官的生物电活动.器官水平的生物电活动是在细胞水平生物电活动的基础上由众多细胞生物电活动综合形成的.一旦某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该器官的生物电活动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对于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研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
作者:吕爱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接受电话随访对通气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随访组(40例,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和对照组(30例,常规出院指导)两个组别,观察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1、6、12个月3个时间点,随访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除接受通气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外,定期给予电话随访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萍;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规培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教学法组(试验组,n=52)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组,n=50).在为期8周的规培结束后,通过对专硕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等,对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分别为94.23% 和6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明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有助于健全带教机制.
作者:孙胜花;王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将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应用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比及分析诊断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脾胃科所收入并开展诊断及治疗的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实验目标,实施回顾分析,100例患者都接受普通内镜下活检、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和内镜下的切除标本相关病理诊断,观察和统计诊断结果 .结果 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比较于普通内镜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采取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张吉善;凌静;谢峰;周金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基于微信平台上牙龈癌手术危重病情上报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此期间未设立微信管理平台,观察组为2017年1—12月,在此期间设立了微信管理平台,对比两组在不同时期下医生对护士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以及护士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服务态度、工作整体性、危重抢救的配合及手术配合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护理文书制定及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牙龈癌手术危重病情上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及护士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5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吕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Seminar教学法运用于健康教育学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分为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采用医学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DREEM量表总分为(209.35±27.53)分和(145.28±35.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量表中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社交知觉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Seminar教育的知觉较高,Seminar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合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和社交知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吉金山;张正祥;周小燕;赵隆;史永乐;刘晓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老年哮喘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医院诊治的72例老年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6例高剂量甲泼尼龙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低剂量甲泼尼龙松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高于观察组(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哮喘疾病患者中应用低剂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耿志广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我科制定的新住院医师培训措施的培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完成骨科住院医生培训课程的住院医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能力,比较新培训措施实施前后两组人员成绩的差异.结果 新的培训措施实施之后,培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无论是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还是临床能力都较新措施实施前的培训人员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中山医院骨科对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流程及制度的改进是有效的,能够明显提高培训人员的医学水平.
作者:曹渊武;陈子贤;王晓峰;姜晓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裴艳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试考试在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神经科规培医师30名,随机分为笔试考试组(WE组)与口试考试组(OE组)(n=15),培训期间WE组每2周后一天进行笔试考试,OE组每2周后一天除进行笔试考试外还进行口试考试,比较每组各时间段考试成绩.结果 OE组理论考试及病案分析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WE组(P<0.05).OE组第4周、6周、8周笔试及口试成绩均明显高于第2周成绩(P<0.05),而WE组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口试考试可提高神经科规培医师肌电图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临床分析及知识应用能力,并增强其学习能力.
作者:刘璟洁;范清雨;向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2年1月—2017年5月内接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眼压情况,以及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均优于治疗前,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眼压,促进了患者视力的恢复和矫正.
作者:何碧华;张莉;陶平;陈萍;周转;杨波;谢浩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