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Seminar教学法的健康教育学教学效果探析

吉金山;张正祥;周小燕;赵隆;史永乐;刘晓斌

关键词:临床医学, Seminar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DREEM量表, 教育环境, 教学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Seminar教学法运用于健康教育学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分为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采用医学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DREEM量表总分为(209.35±27.53)分和(145.28±35.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量表中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社交知觉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Seminar教育的知觉较高,Seminar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合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和社交知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卫生服务在急救网络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在急救网络中应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急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统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院前处置、抢救成功率、院后宣教、后期康复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过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可发现,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在极短的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控制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抢救成功的机率明显的提高了,而且在入院治疗后期康复过程中,采用有效的估计方法,患者疾病恢复程度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在院内急救网络方面,采用社区卫生服务方法,可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后期患者的恢复.

    作者:吴兵;周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案例教学在妇产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公认的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它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培养各专业临床医师的必要方式,旨在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技能操作过硬、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实现个体化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消融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本文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为例,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探讨其在妇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袁利;刘维;丁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使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临床麻醉情况,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剖宫产孕妇192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接收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感觉阻滞生效时间、平均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平均感觉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产妇接受罗哌卡因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李绍臣;兰天;王桂艳;武知荣;周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三种方法胸廓固定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并归纳三种固定方式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时,具体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选取90例已确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其中以胸带+垫包扎作为主要护理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A组,以胸带包扎+粘贴胸部护板作为主要护理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B组,以胸带包扎+肋骨切开内固定护理为主的30例患者简称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固定有效例数,对三种护理手段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本次研究中录入的90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康复效果显著,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三种方法胸廓固定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大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肢体的康复中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χ2=4.320,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30%)(χ2=8.653,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展,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邹康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应用分析

    目的 将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实施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未执行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前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到参照组,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执行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后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到实验组,比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结果 参照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统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执行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得到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邵巧丽;涂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门诊换药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在门诊换药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进行换药的50例门诊换药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患关系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换药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患关系良好率.

    作者:高桂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中风偏瘫患者来分析研究,将3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1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4例痊愈,占26.6%,7例有效,占46.6%,4例无效,占26.6%,临床总有效率是73.3%;实验组有7例痊愈,占46.6%,7例有效,占46.6%,1例无效,占6.6%,临床总有效率是93.3%,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根据患者的体质来进行治疗,副作用比较小,有效率高.

    作者:刘晓磊;王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在肺炎患儿中层级链式护理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来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以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纳入32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法,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实验组肺炎患儿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层级链式护理法应用在肺炎患儿中具有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丁翠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接受单孔胸腔镜治疗的33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参照组,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天和7天的VAS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以使患者术后疼痛得以减轻,生活质量可以显著提高.

    作者:杨大方;何龙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内镜止血,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卡维地洛搭配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效果

    目的 探讨将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中选取200例参与本组研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00例.对参照组行依那普利治疗,对实验组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分析20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8.00% 和85.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家冲;毛旭龙;何国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给予跟骨骨折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与后足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且效果好.

    作者:陆伟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方面获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方面达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3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与观察组(n=150);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进行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对降低院内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氨溴索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来进行纤支镜灌药,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纤支镜灌洗的急诊处理方法十分显著.纤支镜灌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痰液粘度与痰液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使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均有5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使用参照组护理和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是98%,参照组满意度是8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7,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参照组优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使用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价值

    目的 探索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6月—2017年11月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观察组)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CD8+(30.45±3.65)%、IgM(1.98±1.42)g/L、IgG(14.85±1.35)g/L、hs-CRP(7.95±1.48)mg/L高于对照组,CD4+(27.15±2.36)%、CD3+(51.39±2.95)%、IgA(1.02±0.33)g/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明显.

    作者:钱元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手术证实,对照组采取CT诊断,观察组采取磁共振诊断,将两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病灶检出率为92.15%,高于对照组(67.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78,P<0.05;观察组的合并关节积液检出率为96%,高于对照组(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2,P<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磁共振进行检测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其与CT诊断相比,检出率更高.

    作者:孙秀华;熊虎;冯华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更昔洛韦和干扰素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作用

    目的 探讨应用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有效率;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退,促进患儿康复,安全性好,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白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口试考试在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口试考试在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神经科规培医师30名,随机分为笔试考试组(WE组)与口试考试组(OE组)(n=15),培训期间WE组每2周后一天进行笔试考试,OE组每2周后一天除进行笔试考试外还进行口试考试,比较每组各时间段考试成绩.结果 OE组理论考试及病案分析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WE组(P<0.05).OE组第4周、6周、8周笔试及口试成绩均明显高于第2周成绩(P<0.05),而WE组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口试考试可提高神经科规培医师肌电图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临床分析及知识应用能力,并增强其学习能力.

    作者:刘璟洁;范清雨;向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