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案例教学在妇产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袁利;刘维;丁小燕

关键词:案例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妇产科,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临床思维能力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公认的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它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培养各专业临床医师的必要方式,旨在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技能操作过硬、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实现个体化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消融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本文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为例,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探讨其在妇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调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诊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子宫肌瘤剔除术均为同一组医生实施,观察组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实施缩宫素治疗,评估两组雌激素、孕激素受体水平以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以及出血量情况较优(P<0.05).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术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较低(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减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受体水平.

    作者:石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优质护理干预价值

    目的 分析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以及并发症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医的独眼白内障患者98例,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4.36±2.69)分,抑郁评分为(24.44±4.51)分,并发症发生例数有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并发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稳定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汪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肢体的康复中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χ2=4.320,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30%)(χ2=8.653,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展,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邹康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浅析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分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像脑电图(EEG)、心电图(ECG)、肌电图(EMG)、视网膜电图(ERG)、耳蜗电图(ECochG)、胃肠电图(EGEG)等体表电图,就是大脑皮质、心脏、骨骼肌、视网膜、耳蜗和胃肠等器官组织活动时,用相应的仪器通过放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电极引导而记录的对应器官的生物电活动.器官水平的生物电活动是在细胞水平生物电活动的基础上由众多细胞生物电活动综合形成的.一旦某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该器官的生物电活动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对于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研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

    作者:吕爱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在骨科中的优化研究

    目的 评价我科制定的新住院医师培训措施的培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完成骨科住院医生培训课程的住院医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能力,比较新培训措施实施前后两组人员成绩的差异.结果 新的培训措施实施之后,培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无论是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还是临床能力都较新措施实施前的培训人员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中山医院骨科对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流程及制度的改进是有效的,能够明显提高培训人员的医学水平.

    作者:曹渊武;陈子贤;王晓峰;姜晓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我院对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肿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对两组术后1、24、48 h疼痛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5.18±3.06)分、(14.12±2.03)分,对照组分别为(51.34±3.24)分、(17.45±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孙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螺旋CT容积扫描方法诊断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方法 诊断胸廓骨与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胸廓骨与肋骨骨折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0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胸片检查与螺旋CT容积扫描方式进行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CT轴位扫描图像作为检查诊断标准,X线检查诊断准确度为68.0%(68/100),螺旋CT容积重建检查诊断准确度为94.0%(94/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螺旋CT容积扫描发现肋骨骨折的有94例,100处肋骨骨折,6例显示无骨折.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方式对胸廓骨与肋骨骨折检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清晰的显示细微的骨折部位.

    作者:黄瑞彬;刘业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呼吸训练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实施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的呼吸训练器结合传统呼吸训练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丽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全部护理人员共计18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12月给予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管理后,2017年1—6月未给予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管理前,比较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我院180名护理人员中,管理后护理职业素质测评、护士测评、患者满意度测评和医生测评均优于管理前护理工作人员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黎;张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24例,观察分析本组各项指标与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是(8.3±2.2)d.结论 局部晚期肺癌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能够起到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董爽;宋爽;胡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 将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应用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比及分析诊断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脾胃科所收入并开展诊断及治疗的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实验目标,实施回顾分析,100例患者都接受普通内镜下活检、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和内镜下的切除标本相关病理诊断,观察和统计诊断结果 .结果 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比较于普通内镜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采取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张吉善;凌静;谢峰;周金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规培轮转的60名外科规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用PBL教学法带教;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带教,以出科成绩作为判别标准对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规培学员出科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在规培学员中的认可程度,实验组的认可程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不仅在提高外科规培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性、发掘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具有意义,还能在提高规培质量和加速更新临床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周昕;高明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针灸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诊断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辅以维生素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针灸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的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情绪状况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情绪及激素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针灸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作者:耿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外伤休克患者急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休克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休克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入院后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院前及入院后双项急诊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和入院急救,能够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大限度地提升急救成功率.

    作者:韩大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给予跟骨骨折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与后足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且效果好.

    作者:陆伟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 分析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212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06)与实验组(n=4106),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经透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提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作者:李秀红;苏金磊;马红玲;张志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肺炎的综合性护理保健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肺炎的护理措施中,正确执行药物治疗和呼吸科常规护理是主要内容.如何增加新的护理康复措施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成为护理工作者的新课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及技术、各类功效显著的治疗仪、营养保健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疾病的康复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应重视病室局部空气质量对呼吸道患者的影响,加强管理.然后以中医学、营养学、康复学理论为指导,总结了可促进肺炎康复的综合护理保健措施,丰富了专科护理理论,分析了当前大气环境及病室空气质量对肺炎预后的影响.为促进肺炎、特别是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恢复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作者:程翠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CAG方案对老年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CAG方案对于老年(>60岁)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方法 345例患者均在环境相同的病房中接受一个疗程的CAG化疗方案,分析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结果 (1)AML复发难治患者的OR为83.65%,明显高于初治患者(71.11%);(2)M2复发难治患者的OR为86.67%,明显高于初治患者(70.00%);(3)MDS-AML及MDS-RAEB复发难治患者的OR为61.90%,明显高于初治患者(30.00%);(4)不同类型AL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不同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初治、复发难治、继发性、MDS-RAEB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0、8、5、18个月.结论 CAG治疗方案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姑丽斯坦·阿不都热西提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腰硬麻醉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腰硬麻醉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施行腰硬麻醉患者64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整体组,各3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 整体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高于常规组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硬麻醉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

    目的 分析评价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单用青鹏软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50%、7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效果理想,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宁娟;涂宏伟;苏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