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用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4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成本、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感,减轻经济压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慧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规培轮转的60名外科规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用PBL教学法带教;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带教,以出科成绩作为判别标准对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规培学员出科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在规培学员中的认可程度,实验组的认可程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不仅在提高外科规培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性、发掘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具有意义,还能在提高规培质量和加速更新临床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周昕;高明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有效率;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WB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和 α-2b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退,促进患儿康复,安全性好,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白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研究组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比较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改善作用.
作者:李芝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胃镜下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05例食管异物患者的治疗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对临床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中,102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7.14%,经过医护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沟通,无一例医源性损伤及患者死亡的发生.结论 经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不仅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利于手术进行,而且使医生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减少医患、医护之间的矛盾,医护默契配合、护患完美沟通是成功处置各种患者的重要保障.食管异物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护患沟通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宋春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脂肪性肝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对76例脂肪性肝病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方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开展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共有1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是86.8%,对照组有11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是6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性肝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比西医优秀.
作者:谷利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开展研究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均有60例,甲组使用西药治疗,乙组使用中西结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甲组有20例治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总有效率是76.67%;乙组有35例痊愈,22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5.00%,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乙组高于甲组(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比较高,效果突出.
作者:刘伟;孔晶;解志坚;杨金丹;潘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采用康复小组干预对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分为实施康复小组干预的观察组35例和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35例,对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采用康复小组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患肢的康复,对降低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以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后的生活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柘磊;刘莉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分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像脑电图(EEG)、心电图(ECG)、肌电图(EMG)、视网膜电图(ERG)、耳蜗电图(ECochG)、胃肠电图(EGEG)等体表电图,就是大脑皮质、心脏、骨骼肌、视网膜、耳蜗和胃肠等器官组织活动时,用相应的仪器通过放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电极引导而记录的对应器官的生物电活动.器官水平的生物电活动是在细胞水平生物电活动的基础上由众多细胞生物电活动综合形成的.一旦某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该器官的生物电活动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对于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研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
作者:吕爱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在长期医学临床实践中,诊断治疗的精准性一直被看作为衡量诊断治疗好与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对于无法准确判断诱因的精神疾病来说,很难达到精准治疗,往往出现难以正确辨别精准与模糊的界限的医疗问题,在对各类单一疾病、综合征、谱系障碍等的治疗与诊断中,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均对是否已达到精准治疗产生不少困惑.而精准医疗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他指出精准医疗是建立在充分了解自身的身体构造及基因组成、熟悉个人所处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发展较大前景的诊断治疗模式及控制措施,简言之精准医疗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适当的时间、正确的人、准确的治疗,但是这种较为完美的治疗方式在现如今所拥有的医疗体系下根本无法真正实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精准医疗就是一场医疗卫生领域的真正变革,而对于精准医疗在精神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将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黄涛;杨超君;易善志;杨小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联用参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对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象共48例均为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用参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疾病临床症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0.83%,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联用参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这一治疗方法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门玉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我科制定的新住院医师培训措施的培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完成骨科住院医生培训课程的住院医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能力,比较新培训措施实施前后两组人员成绩的差异.结果 新的培训措施实施之后,培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无论是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还是临床能力都较新措施实施前的培训人员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中山医院骨科对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流程及制度的改进是有效的,能够明显提高培训人员的医学水平.
作者:曹渊武;陈子贤;王晓峰;姜晓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5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吕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诊断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辅以维生素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针灸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的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情绪状况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情绪及激素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针灸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作者:耿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的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后发生吞咽困难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常规治疗加丁苯酞注射液;B组为常规治疗加低频电刺激;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及低频电刺激;比较三组患者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88.2%,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NIHSS评分,预后mRS评分下降明显.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是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案,操作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刘明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将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中选取200例参与本组研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00例.对参照组行依那普利治疗,对实验组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分析20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8.00% 和85.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家冲;毛旭龙;何国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士对即将进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常规护理,未实施术前访视,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前访视,观察并记录两组情况.结果 麻醉完成后,对照组心率与血压发生了显著的升高(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也略有升高,但是幅度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2,P<0.05).结论 医护人员术前访视使患者,可促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试考试在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肌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神经科规培医师30名,随机分为笔试考试组(WE组)与口试考试组(OE组)(n=15),培训期间WE组每2周后一天进行笔试考试,OE组每2周后一天除进行笔试考试外还进行口试考试,比较每组各时间段考试成绩.结果 OE组理论考试及病案分析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WE组(P<0.05).OE组第4周、6周、8周笔试及口试成绩均明显高于第2周成绩(P<0.05),而WE组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口试考试可提高神经科规培医师肌电图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临床分析及知识应用能力,并增强其学习能力.
作者:刘璟洁;范清雨;向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裴艳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阐述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救治,观察组利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进行院前救治.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7.62%、死亡率2.38%、满意度95.24%;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5.71%、死亡率14.29%、满意度80.9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应用到院前急救中,从气道管理、呼吸管理、循环管理、神经检查、全身评估五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满意度.
作者:莫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