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杨超君;易善志;杨小雪
目的 研究分析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中风偏瘫患者来分析研究,将3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1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4例痊愈,占26.6%,7例有效,占46.6%,4例无效,占26.6%,临床总有效率是73.3%;实验组有7例痊愈,占46.6%,7例有效,占46.6%,1例无效,占6.6%,临床总有效率是93.3%,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根据患者的体质来进行治疗,副作用比较小,有效率高.
作者:刘晓磊;王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氨溴索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来进行纤支镜灌药,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液性状和痰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纤支镜灌洗的急诊处理方法十分显著.纤支镜灌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痰液粘度与痰液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内镜止血,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将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物用于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治疗后TC、TG指标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片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用于骨质疏松伴高血脂症老年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刘爱林;袁志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的影响,为急诊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急诊手术患者接受基础手术室护理,观察组39例急诊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手术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血压、心率、呼吸)水平以及心理情绪(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后,组间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指标结果对比,观察组均有优势,P<0.05.结论 急诊手术期间配合手术室优质护理,是稳定患者生理指标、心理情绪的关键,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开展研究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均有60例,甲组使用西药治疗,乙组使用中西结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甲组有20例治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总有效率是76.67%;乙组有35例痊愈,22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5.00%,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乙组高于甲组(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比较高,效果突出.
作者:刘伟;孔晶;解志坚;杨金丹;潘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24例,观察分析本组各项指标与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是(8.3±2.2)d.结论 局部晚期肺癌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能够起到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董爽;宋爽;胡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使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均有5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使用参照组护理和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是98%,参照组满意度是8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7,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参照组优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使用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联用参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对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象共48例均为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用参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疾病临床症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0.83%,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联用参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这一治疗方法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门玉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单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下腔出血位置、下腔出血分布、高血压病史等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年龄低于30岁占比、GCS评分超过9分占比、局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比率、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低于5 mm比率均低于对照组,而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比率、脑室内出血比率、存在高血压病史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高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脑室内出血情况和出血部位均会产生明显影响,临床治疗应结合上述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尽量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支宏;陈铭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公认的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它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培养各专业临床医师的必要方式,旨在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技能操作过硬、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实现个体化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消融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本文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为例,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探讨其在妇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袁利;刘维;丁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阐述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救治,观察组利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进行院前救治.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7.62%、死亡率2.38%、满意度95.24%;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5.71%、死亡率14.29%、满意度80.9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应用到院前急救中,从气道管理、呼吸管理、循环管理、神经检查、全身评估五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满意度.
作者:莫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规培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教学法组(试验组,n=52)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组,n=50).在为期8周的规培结束后,通过对专硕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等,对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分别为94.23% 和6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明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有助于健全带教机制.
作者:孙胜花;王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该种教学模式是将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结合的一种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医学基础教育中.根据对学员的调查,案例教学法对于学员的兴趣具有激发的效果,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使用案例教学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研究生临床教学实践中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未来教学转型和改革的必然目标,也符合我国现代社会人才教育的宗旨.
作者:刘超;吴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干预在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治疗的90例DVT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DVT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DVT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DVT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占比以及护理观察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以降低DVT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朴雪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胃镜下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05例食管异物患者的治疗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对临床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中,102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7.14%,经过医护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沟通,无一例医源性损伤及患者死亡的发生.结论 经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不仅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利于手术进行,而且使医生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减少医患、医护之间的矛盾,医护默契配合、护患完美沟通是成功处置各种患者的重要保障.食管异物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护患沟通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宋春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并归纳三种固定方式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时,具体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选取90例已确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其中以胸带+垫包扎作为主要护理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A组,以胸带包扎+粘贴胸部护板作为主要护理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B组,以胸带包扎+肋骨切开内固定护理为主的30例患者简称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固定有效例数,对三种护理手段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本次研究中录入的90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康复效果显著,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三种方法胸廓固定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大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阴道B超测量卵巢体积及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39例不孕症患者,入院时提供阴道B超检查,测量卵巢体积,按照体积大小不同划分为3组,分别为A组(<3 cm3)411例、B组(3~6.2 cm3)415例、C组(>6.2 cm3)413例;遵医嘱采用阴道B超测量患者卵巢体积、排卵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排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544,P<0.05);B组患者排卵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93,P<0.05);A组与C组患者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9,P=0.905);此外B组患者排卵率明显高于C组(χ2=284.621,P<0.05).3组患者受孕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61,P<0.05);B组患者受孕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97,P<0.05);A组与C组患者受孕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913);此外B组患者受孕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χ2=38.217,P<0.05).结论 采用阴道B超测量卵巢体积及监测排卵,该检查结果对指导临床用药及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吴爱华;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3—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类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近期控制3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近期控制15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1例,肠道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3.5±0.4)分,对照组VAS疼痛目视模拟评分(6.0±0.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乔可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老年哮喘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医院诊治的72例老年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6例高剂量甲泼尼龙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低剂量甲泼尼龙松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高于观察组(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哮喘疾病患者中应用低剂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耿志广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