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裴艳梅

关键词:老年, 高血压, 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 血压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CAG方案对老年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CAG方案对于老年(>60岁)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方法 345例患者均在环境相同的病房中接受一个疗程的CAG化疗方案,分析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结果 (1)AML复发难治患者的OR为83.65%,明显高于初治患者(71.11%);(2)M2复发难治患者的OR为86.67%,明显高于初治患者(70.00%);(3)MDS-AML及MDS-RAEB复发难治患者的OR为61.90%,明显高于初治患者(30.00%);(4)不同类型AL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不同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初治、复发难治、继发性、MDS-RAEB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0、8、5、18个月.结论 CAG治疗方案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姑丽斯坦·阿不都热西提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外伤休克患者急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休克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休克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入院后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院前及入院后双项急诊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和入院急救,能够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大限度地提升急救成功率.

    作者:韩大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24例,观察分析本组各项指标与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是(8.3±2.2)d.结论 局部晚期肺癌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能够起到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且具备一定安全性,能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董爽;宋爽;胡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模式在医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该种教学模式是将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结合的一种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医学基础教育中.根据对学员的调查,案例教学法对于学员的兴趣具有激发的效果,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使用案例教学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研究生临床教学实践中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未来教学转型和改革的必然目标,也符合我国现代社会人才教育的宗旨.

    作者:刘超;吴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手术证实,对照组采取CT诊断,观察组采取磁共振诊断,将两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病灶检出率为92.15%,高于对照组(67.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78,P<0.05;观察组的合并关节积液检出率为96%,高于对照组(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2,P<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磁共振进行检测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其与CT诊断相比,检出率更高.

    作者:孙秀华;熊虎;冯华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的影响,为急诊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急诊手术患者接受基础手术室护理,观察组39例急诊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手术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血压、心率、呼吸)水平以及心理情绪(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后,组间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指标结果对比,观察组均有优势,P<0.05.结论 急诊手术期间配合手术室优质护理,是稳定患者生理指标、心理情绪的关键,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Seminar教学法的健康教育学教学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Seminar教学法运用于健康教育学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分为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采用医学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Semina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DREEM量表总分为(209.35±27.53)分和(145.28±35.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量表中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社交知觉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Seminar教育的知觉较高,Seminar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合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知觉,学术知觉和社交知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吉金山;张正祥;周小燕;赵隆;史永乐;刘晓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裴艳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方面获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方面达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3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与观察组(n=150);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进行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对降低院内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干预在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治疗的90例DVT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DVT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DVT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DVT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占比以及护理观察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以降低DVT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朴雪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规培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教学法组(试验组,n=52)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组,n=50).在为期8周的规培结束后,通过对专硕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等,对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分别为94.23% 和6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明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有助于健全带教机制.

    作者:孙胜花;王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电话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家庭无创通气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接受电话随访对通气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随访组(40例,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和对照组(30例,常规出院指导)两个组别,观察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1、6、12个月3个时间点,随访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除接受通气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外,定期给予电话随访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萍;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开展研究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均有60例,甲组使用西药治疗,乙组使用中西结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甲组有20例治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总有效率是76.67%;乙组有35例痊愈,22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5.00%,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乙组高于甲组(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比较高,效果突出.

    作者:刘伟;孔晶;解志坚;杨金丹;潘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螺旋CT容积扫描方法诊断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方法 诊断胸廓骨与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胸廓骨与肋骨骨折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0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胸片检查与螺旋CT容积扫描方式进行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CT轴位扫描图像作为检查诊断标准,X线检查诊断准确度为68.0%(68/100),螺旋CT容积重建检查诊断准确度为94.0%(94/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螺旋CT容积扫描发现肋骨骨折的有94例,100处肋骨骨折,6例显示无骨折.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方式对胸廓骨与肋骨骨折检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清晰的显示细微的骨折部位.

    作者:黄瑞彬;刘业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龄骨科手术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分为研究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3.11±2.5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7.22±3.12)d,研究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肖念;万程程;肖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给予跟骨骨折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与后足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且效果好.

    作者:陆伟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预见习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文章主要探索预见习教学方法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精神病学理论课之前进入临床见习,熟悉患者、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并分析及解决相关问题,具体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BL)两种教学方式.医学生、临床教师们对精神病学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在精神病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预见习教学方法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郭霞;詹剑;杨全凤;郑前敏;周庆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将神经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分别实行于下肢手术患者中,对比研究两种麻醉方法 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予以研究的资料源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本院纳入治疗的88例下肢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44例,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对照组,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实验组,分析并研究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麻醉.

    作者:谢守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5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吕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

    目的 分析评价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单用青鹏软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50%、7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效果理想,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宁娟;涂宏伟;苏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