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研究

何正兵

关键词:高龄, 骨质疏松性,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分析, 结果
摘要:目的 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应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小,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PFNA手术方式治疗后Harris评分优良率高达92.31%,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的71.79%,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平台下成人医学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探讨网络课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实验组,进行网络课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对照组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传统模式教学,通过成绩分析和教学反馈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改革的必要性.结果 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也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授教学+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性,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需求,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杨小蕾;胡洋;杜恺;李瑶;黄建强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美托洛尔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辅助治疗在糖尿病合并甲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美托洛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值以及甲亢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亢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1%>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实行美托洛尔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并改善患者甲亢症状,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范本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接收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计算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共有18例,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约为13.43%.比较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和非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发现,两组的年龄、性别、脑梗死后出血量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和电解质情况发现,皮质梗死率(66.67%)高于皮质下梗死率(33.33%);电解质紊乱率(61.11%)高于电解质正常率(38.89%).结论 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其主要与脑梗死部位和电解质情况有关,临床应重点监测皮质梗死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作者:胡利芳;吴晗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急救中心抢救的心肺复苏患者76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根据对患者实施护理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7%,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动脉血压、心率和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武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胆囊炎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胆囊炎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取120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2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手术方式,实验组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与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胆瘘、切口感染、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胆结石急诊治疗中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常毅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清胱抑素C、脂蛋白(a)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1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明确为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冠心病组,39例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50% 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Gensini评分,冠心病组分为轻、中、重度病变三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分别于术前测定Lp-PLA2、Lp(a)、Cys C水平,分析Lp-PLA2、Lp(a)、Cys C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 Gensini评分重度组Lp-PLA2、Cys C、Lp(a)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多支冠脉病变组高于双支、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Cys C、Lp(a)水平与冠脉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Lp-PLA2、Cys C、Lp(a)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清Lp-PLA2、Cys C、Lp(a)水平对预测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冬松;沈洁;陈皖华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持续培养模式在骨科新护士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培养模式在骨科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规范新护士培训方法和理念,为新护士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48名骨科新护士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持续培养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4名,采取传统新护士培养方法,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完成;干预组24名应用新护士持续培养模式.观察两组分阶段培训效果(包括基础理论成绩、基本技能成绩、解决临床问题能力、重患者护理质量),两组护士心理压力评价,护理管理者对新护士的综合评价.结果 1年后两组心理压力评价、护理管理者对新护士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培训模式能够增强骨科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减轻新护士的心理压力、规范新护士培训模式.

    作者:万昌丽;李晓林;丁小萍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和灰阶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讨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灰阶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9例、实验组79例,实验组采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方式,对照组进行灰阶超声检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效果.结果 对照组良性病变为32.29%,恶性病变为66.46%,实验组良性病变为42.41%,恶性病变为57.59%,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可采取弹性成像检查方式,检查效果显著.

    作者:周尉玺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系统性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性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2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80例.A组给予系统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B组为89.44%(P<0.05).结论 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行系统性护理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症状,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杨红燕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例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前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分析2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3.96±2.67)周,且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骨不愈合、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20例患者治疗1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佳的效果.

    作者:周劲松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早期脓毒症患者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检测,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早期脓毒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ICU病房脓毒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时间:2017年1—12月,并同期选择非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PCT、CRP、WBC数据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PCT(7.65±1.36)ng/ml、CRP(76.62±15.77)mg/l、WBC(15.06±8.56)×109/L数据指标经过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十分显著,可以作为疾病判断的炎性指标.

    作者:徐福子;郑美兰;金顺姬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湿性敷料治疗皮肤烧伤的应用效果分析与评定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治疗皮肤烧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50例皮肤烧伤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湿性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肤烧伤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NRS评分、住院时间、瘢痕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焦虑心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焦虑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性敷料治疗皮肤烧伤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切口愈合,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缩小瘢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郭中书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气管插管前1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1μg/kg,对照组患者不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中血流的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手术前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可以使血流动力学状况平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泪道探通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应用泪道探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2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先天性泪道阻塞治疗方法,实验组实施泪道探通术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预后恢复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泪道功能恢复时长及出院时长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73.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应用泪道探通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患儿预后恢复时间较短.

    作者:曾涛;李丽萍;朱立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两种溶液联合应用在护理放射性口腔炎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1.5% 过氧化氢与3% 碳酸氢钠溶液联合应用护理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肿瘤科10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无性别差异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天6~8次常规使用复方利多卡因溶液含漱,观察组每天用1.5% 过氧化氢溶液含漱后,再用3% 碳酸氢钠溶液含漱,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影响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的过氧化氢溶液联合3% 碳酸氢钠溶液消除口腔中的病原菌,并可抑制细菌的滋长,减轻患者由于口腔感染导致的不适.

    作者:潘钢芸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骨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90.67% 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0.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外科护理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莉;代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急诊开展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技术培训

    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技术是一种借助中空纤维滤过器对血液进行静脉处理的方法,能有效过滤小分子、中分子代谢产物等,保证大分子物质和血液有形成分回流体内,这种血液净化技术能对患者水钠潴留病症进行治疗.文章简要分析了医院急诊开展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技术培训的基本情况,并集中对培训内容、考核指标、技术路线和终的培训成果展开讨论,与此同时,结合医院急诊开展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技术培训过程存在的问题建立对应对策,旨在为医院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建议.

    作者:陈文;李飞;庄乙君;李敏香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PDCA循环与量化考核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取量化考核和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56例住院患者,以随机法进行分组,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量化考核和PDCA循环,比较观察两组差异.结果 实验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对比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量化考核和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显著的管理作用.

    作者:张璐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益生菌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益生菌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喂养不受耐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益生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80.0%(4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呕吐、腹胀等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提供益生菌口服治疗,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有效减少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促进患儿胃肠功能正常运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肖毅华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microRNA-100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microRNA-100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VEGF和survivin蛋白的调节.方法 采取人工合成miR-100形成的双链互补DNA片段将pSilencerTM 3.1-H1 neo载体表达载体插入,经过鉴定之后以此当做表达microRNA的质粒,于T24膀胱癌细胞中加入miR-100高表达质粒,对细胞系中survivin以及VEGF和mRNA和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蛋白表达等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数据显示,Western blot得到miR-100可对VEGF以及survivin蛋白表达进行抑制,RT-PCR方法检查发现会降低survivin和VEGF的mRNA水平,MTT检查发现转染之后的细胞生长速率,相比较未转染细胞的速度更慢.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比率增高.结论 miR-100RNA抑制VEGF和survivin基因表达可能是抑制T24膀胱癌细胞增殖原因miR-100能促进T24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作者:薛胜;李刚;李庆文;汪盛 刊期: 2018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