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分析

陈飞艳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 针灸,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两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研究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71.43%,数据对比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可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3级中医五年制学生共68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人.研究学时为8学时,均由相同教师授课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操作考试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测试成绩(84.29±7.91)分,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为(80.32±6.55)分,试验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谭超;董巧稚;孙海燕;马丽珍;黄象安;林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确定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问卷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1级和2012级160名临床五年制本科医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优良组、中等组和及格组,并进行3组问卷结果 的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其中2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入采访.结果获得152份问卷结果,回收率95%(152/160).自主学习的正相关因素是自我调控和学习策略(P<0.05),以及教学环境和学习动机(P<0.01).20名学生深入采访结果显示家庭、同学、教师、教育环境和学生自身5个方面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结论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促进因素必须在个人的基础上,才能减少抑制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谷绍娟;宋治;张如旭;黄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栓塞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9月收治的脑栓塞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联合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脑栓塞的护理过程中,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并降低疾病的并发率,使患者更加受益.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结果 观察组起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t=5.58,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对照组稳定,t=7.87、8.42、3.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9,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麻醉起效时间更快、安全性高.

    作者:宋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改善咳嗽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IgG数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甘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中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和缩宫素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中采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和缩宫素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引产的孕足月产妇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试验组采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比较两组产妇引产成功率,产妇分娩结果 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产妇引产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剖宫产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取得的引产效果比缩宫素更好,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陆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34例选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贫血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每组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结果 经过检验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为(12.34±1.28)%、MCV为(68.25±3.24)fL,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19.84±2.61)%(、71.88±4.51)fL,P<0.05;其MCHC为(328.17±4.69)g/L,相较于缺铁性贫血组(275.63±6.29)g/L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贫血患者,临床使用血液检验的方法对贫血类型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剑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探究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应用鼻渊舒口服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通窍鼻炎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比较,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庆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 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1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皮疹消退时间、总病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其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缩短术后禁食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妇科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方案后缩短其禁食时间的价值.方法 研究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手术方案的妇科患者作为对象,抽选出731例随机分组:常规组369例于术后24 h予以食用流食,而治疗组362例则于术后6 h予以食用流食,再对两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等进行记录.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4.76±0.86)d,排气时间(23.76±1.95)h,下床活动的时间(0.29±0.20)d,优于常规组的(7.23±1.12)d、(35.16±2.86)h以及(0.80±0.19)d,P<0.05.结论 对于接受腹腔镜手术方案的妇科患者,于其术后6 h左右予以食用流食,可使其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有效缩短,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佟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心率等,并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术前1 d时SAS评分、术前24 h心率,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前15 min时SAS评分、术中心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生理应激和心理不良情绪,确保手术质量,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董红丽;陈岩;徐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行抗病毒治疗,研究组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危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55.00%),研究组危重并发症发生率(脑干脑炎、无菌性脑膜炎以及心肌炎)为5.00%,低于常规组(30.00%),研究组的神经系统症状(NSS)好转时间、治愈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加快患儿的病情恢复,减少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效果的循证研究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接受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的临床教育,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及良好高尚的医德和职业素养的方法 .方法 选择康复专业先后两届的临床实习8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安排10个月实习,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试验组在师资建设、临床教学模式及出科考核等几个方面强化管理,通过用人单位问卷、带教老师问卷及学生自评问卷调查,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在带教老师问卷及学生自评问卷中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郝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儿腹腔镜疝内口关闭与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 探究对比小儿腹腔镜疝内口关闭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标准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放治疗)与治疗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患儿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作者:张春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探讨Lp-PLA2水平与脑梗死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为评价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病时间均小于48 h,并且血脂均为正常范围内.另选取门诊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的Lp-PLA2浓度,和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以及总胆固醇(TC)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血清中Lp-PLA2浓度为(168.57±28.36)μg/L,实验组血清中Lp-PLA2浓度为(229.67±24.73)μg/L,两组Lp-PLA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三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IHSS评分的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NIHSS评分的升高,Lp-PLA2的浓度越高.Lp-PLA2水平与LDL-C、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TC、HDL-C以及CRP呈负相关.结论 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是一种与脑梗死相关的重要物质.并且Lp-PLA2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显著增高,和脑梗死体积无相关性.

    作者:闫秋月;赵连利;崔宁宁;谷聚贤;王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预见性的防范对策,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2).结论 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石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药结合乳管镜介入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中药结合乳管镜介入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乳管镜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药结合乳管镜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8.9%;对照组治愈率为53.3%(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中药结合乳管镜介入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作者:周荣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风疹病毒IgM阳性相关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新生儿风疹病毒IgM阳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450例,采用ELISA检测RV-IgM,观察RV-IgM阳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RV-IgM阳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RV-Ig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RV-IgM阳性评分低于RV-Ig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RV-IgM阳性患儿有10例出现临床症状,构成比71.4%.结论 RV-IgM阳性可以作为诊断患儿感染RV病毒的重要的检查指标,并且与临床症状关系密切,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EMS伴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与GnRH-a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行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以腹腔镜手术与达菲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阮翠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实验课是强化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提高医学生的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是解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解剖学理论、形态观察以及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文章通过采用分组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竞赛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实验课堂.在讲究教学时效的同时,通过主动式教学对学生兴趣进行激发,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学习效率,提高了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杨春;崔晓军;张业辉;张剑凯;郭金华;杜以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