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设计

赵晓静;付琦;谷永镇;周长琦;杨磊;宋存峰

关键词: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导管室, 护理路径, 设计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设计.方法 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5年12月份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共207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实验组为103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导管室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平均工作量,手术时间、并发症例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3.2%、医生满意度94.2%,高于对照组83.7%、74.0%,P<0.05;实验组护士平均工作量(1.8±0.4)h/台、少于对照组(2.6±1.1)h/台,手术时间(2.2±0.7)h,短于对照组(3.0±1.5)h,P<0.05;实验组并发症3.9%,低于对照组的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确切,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一定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由我院确诊并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

    作者:林延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联律间期的变异度与心脏超声改变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联律间期的变异度(coupling interval variability,CIV),探讨其与患者心脏超声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与我院合作的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PVC患者共116例,测量患者连续三个PVC的联律间期(coupling interval,CI),并计算CIV.对CIV进行分型,CIV≤80 ms为固定型,>80 ms为非固定型.其中非固定型68例,固定型48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心脏彩超数据,比较两种类型的CI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之间的关系.结果 非固定型CIV组(CIV>80 ms)患者LVEF小于固定型CIV组(CIV≤80 ms),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固定型CIV组LVDD大于固定型CIV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律间期不固定的右室流出道PVC其左室射血分数小于联律间期相对固定的,前者更影响左室收缩功能.联律间期不固定的右室流出道PVC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联律间期相对固定的,前者更易引起左室结构性的改变.

    作者:蔡元康;吉萍;王葳;石晓蓉;耿宁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降低新生儿无陪病房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对照法将200例新生儿分为2组,2015年7—10月的100例新生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2016年7—10月的100例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为干预组.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36%,干预组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酪酸梭菌活菌散+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8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0%,同时,实验组患儿大便性状改变、腹泻、腹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房庆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艾迪注射液和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效果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肺癌晚期合并恶性胸水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行胸腔内灌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艾迪注射液行胸腔内灌注.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行胸腔内灌注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时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移动学习模式在小儿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阐明移动学习模式在小儿外科临床学习模式中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和基本功能.方法 选取我院2013级本科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42例,女生32例,男生10例;实验组48例,女生38例,男生10例.由同一教师授课,实验组采用微信和QQ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结束后采用测试题与问卷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课堂小测验成绩,实验组(87.7±5.2)分,对照组(82.1±4.9)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优良率为83.3%;实验组优良率为9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动教学应用于小儿外科教学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作者:宿玉玺;南国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水平,并调查患儿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RR和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使用到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董岩;孟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行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患者,根据术后宫腔再粘连预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治疗)与观察组(给予雌孕激素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各36例,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在月经恢复率(91.67%)、宫腔形态恢复率(91.67%)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采取雌孕激素+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式,不仅预防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中选择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观察组则实施子宫压迫缝合术,各19例.结果 观察组子宫RI、S/D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 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有助于降低产妇出血量,不会对子宫造成较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武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莫西沙星和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莫西沙星和阿奇霉素在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2.75±0.20)d,咳嗽消失时间(5.33±0.7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7.84±0.58)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和安全均优于阿奇霉素.

    作者:吴俊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BL教学法联合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规培医师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联合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级至2016级在肝胆外科轮转的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80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名采用PBL教学法联合腹腔镜技术带教,对照组40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采用理论和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85.5±3.00)分vs.(70.85±2.47)分]和技能考核成绩[(86.00±2.00)分vs.(70.30±1.7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在学习积极性,临床应变能力,团队意识,腹腔镜下感知能力,腹腔镜技能及带教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腹腔镜技术可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临床能力,团队意识和腹腔镜技能,有助于规培学员的临床带教.

    作者:金浩;刘会春;鲁正;谈燚;王勇;满忠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激光腔内闭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反应.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有效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

    作者:汪海军;徐强;沈涛;黄优华;周瑜;徐元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病学研究生招生复试考核项目的一些思考

    神经病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对初学者的临床思维、基本技能和持续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在报考者中录取适合从事此专业的研究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本单位招收研究生的心得和经历,认为应该从做人、情商、身体素质、沟通技能、英文听说读写翻译能力、临床基本功、实验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素养、兴趣爱好、撰写与表达能力、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等方面进行考察.科学、规范、严谨的复试项目设置,更有利于研究生招生工作公平、高效、有序地进行.

    作者:杨新光;龙友明;何毅华;解龙昌;高聪;张文胜;吴钶坪;李文锋;殷建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流变影响的观察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流变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等血流变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症状,采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症状,有助于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

    作者:徐文华;潘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弥漫大B淋巴瘤中的应用

    目的 集中探讨利妥昔单抗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4月—2016年4月因患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于我院肿瘤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其中40例接受常规CHOP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在CHOP方案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和血液系统毒性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应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临床显效率高,毒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颖;蔡蔚;蒋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缺铁性贫血孕妇给予膳食干预的价值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孕妇给予膳食干预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缺铁性贫血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孕期饮食健康教育,研究组加用膳食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干预前后体质指数、血糖、血红蛋白、两组妊娠结局(孕妇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出血、妊娠糖尿病).结果 两组治疗干预前血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干预后血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中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中妊娠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给予缺铁性贫血孕妇膳食干预,可以改善孕妇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血糖,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作者:石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心内科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从而探讨分级护理方式对于防跌倒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内科患者,从中随机抽取80名.试验组选取40名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对照组中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过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跌倒率低于对照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跌倒率.

    作者:贾红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化疗与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与探究化疗与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P化疗方案或者GP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化疗的基础上增加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6.67%,与对照组患者30.00%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患者26.67%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化疗与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建;万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全麻诱导对手术患者呛咳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析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全麻诱导插管对患者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气管内插管术患者200例.按照舒芬太尼不同浓度及给药速度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常规注射,浓度5μg/ml,10 s注完,64例)、B组(稀释浓度2.5μg/ml,快速注射,5 s注完,66例)和C组(稀释浓度2.5μg/ml,慢速注射,20 s注完,7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呛咳反应情况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呛咳反应时间明显高于A、B组,总发生率4.3%,低于A组(46.9%)、B组(48.5%),严重程度也明显比A、B组低(P<0.05);A、B组间呛咳反应时间、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MAP、HR及SpO2水平均无变化(P>0.05).结论 舒芬太尼稀释、慢速注射的给药方式行全麻诱导可明显减缓患者出现呛咳反应的时间、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朱群芳;褚国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同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同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出本科室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Herth希望量表、HAMA量表与HAMD量表展开问卷调查,统计各量表的评分结果,分析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HAMA量表与HAMD量表评分和Herth希望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同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可缓解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

    作者:卜聪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