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何萍;王华
目的 分析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均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B型脑钠肽降低,左室内径减小,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强.
作者:周文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84例脑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和对照组(42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抑郁状态,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水平及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合并高血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抑郁状态,且安全性高.
作者:柏林;闫晶晶;王瑞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1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屈曲畸形角度(7.45±3.26)°、关节活动范围(66.58±8.45)°、疼痛评分(1.63±0.22)分、Harris评分(85.85±3.69)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钱文武;徐明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舒心散加减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6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舒心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的64.6%,不良反应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的11.0%(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心散加减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辛龙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分析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新进的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同时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新进的护士选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策略培训.对照组与观察组护士均为4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理论、操作)以及自我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5.64±5.16)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2.56±6.2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各项自我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多元化策略进行培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护士快速适应环境,效果显著.
作者:秦岭;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心内科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从而探讨分级护理方式对于防跌倒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内科患者,从中随机抽取80名.试验组选取40名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对照组中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过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跌倒率低于对照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跌倒率.
作者:贾红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干休所的42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疾病指导与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伸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段跃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前臂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超声定位腋路臂丛神经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定位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对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前臂内侧皮神经疼痛消失时间(5.12±0.81)min,小于对照组的(6.13±0.97)min(P<0.05);观察组桡神经痛觉消失时间(5.59±1.23)min,短于对照组的(8.13±1.58)min(P<0.05);观察组患者前臂内侧皮神经区域的痛觉完全阻滞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 超声定位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孙明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肺癌晚期合并恶性胸水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行胸腔内灌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艾迪注射液行胸腔内灌注.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行胸腔内灌注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时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期待治疗的结局.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孕产妇80例,观察组35例中是孕周在30周以内的孕妇,对照组45例是孕周在30~34周的孕妇,两组孕产妇均采用的是期待疗法对症处理,观察妊娠并发症与结局.结果 两组孕产妇脑血管疾病、视网膜脱落、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有不良结局发生,两组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及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时间与新生儿体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发型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期待治疗临床是可行的,能够效延长终止妊娠的时间.
作者:徐爱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用于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王立明;张东辉;杨天高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同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然而两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却截然不同,本文结合我院一例以血小板增多(>1000×109/L)为表现的CML患者诊治经过,并参考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以血小板增多为表现的CML临床少见,易误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尽早检测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石耿辉;化伟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6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膳食,研究组在常规膳食的基础上加增肠内营养制剂,或同时补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及三合一三升袋等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天数、血清尿酸、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住院天数、各项营养指标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好.
作者:梁文;卢乃棉;任丽艳;盛雅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以2015年8月—2017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不同.结果 两组患者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两种方式对于治疗新生儿气胸均有着良好的疗效,但是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稳定,无并发症.
作者:魏洪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水平,并调查患儿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RR和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使用到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董岩;孟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获取经验以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及考核体系,达到培养目标.方法 分别于2015年及2016年对我院参加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18个月的规培医师,应用OSCE考核系统进行临床技能中期考核,比较不同年度、不同学历和不同性别的学员考核表现.结果 2016年度参加考核的规培医师在病例分析、急救技能、体格检查、影像诊断和心电图判读各方面成绩均高于2015年,研究生学历的规培生在考核中成绩高于本科学历的规培生,其总体通过率亦高于本科学历的规培生,而男女在各项考核中的成绩及总体通过率无差异.结论 三甲医院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需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本科生理论课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OSCE考核系统有待改进和完善.
作者:王科;周海林;杨静;李萍;李东旭;汪国生;丁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联合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级至2016级在肝胆外科轮转的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80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名采用PBL教学法联合腹腔镜技术带教,对照组40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采用理论和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85.5±3.00)分vs.(70.85±2.47)分]和技能考核成绩[(86.00±2.00)分vs.(70.30±1.7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在学习积极性,临床应变能力,团队意识,腹腔镜下感知能力,腹腔镜技能及带教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腹腔镜技术可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临床能力,团队意识和腹腔镜技能,有助于规培学员的临床带教.
作者:金浩;刘会春;鲁正;谈燚;王勇;满忠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3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30例,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访观察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随访调查发现,术后护理组中有1例(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参考组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入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0.26%,低于对照组41.03%,护理工作满意率74.36%,高于对照组35.90%,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吴海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疾病复发以及转移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朱小波;张茹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