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李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奥美沙坦, 氨氯地平
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 C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住院的113例EH合并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告知控制血压的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三种药物治疗。结果113例EH合并CHD患者中显效77例,好转2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0.27%。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EH合并CHD,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23 G微创和传统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23 G微创与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行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术后局部瘢痕轻、眼部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疗效优于传统20 G玻璃体手术。

    作者:门愿如;吴红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维生素E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维生素E和甲硝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57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接受维生素E和甲硝唑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替硝唑阴道泡腾片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维生素E和甲硝唑综合治疗,能够改善身体症状,恢复身体的正常指标,减轻病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霍丽艳;薛少华;王艳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防治采取社区慢病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地社区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社区慢病管理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1年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要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区实施慢病管理具有较好的促进疗效作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控制,而且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突出。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种脑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分析

    目的:比较三种脑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成本。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肌氨肽苷组、脑苷肌肽组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3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分别对三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90%、92.5%、87.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药费人均成本分别为2505.44元、5408.9元、2726.08元;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为27.84、58.47、31.16。结论使用肌氨肽苷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兼顾疗效和成本。

    作者:夏恪迪;王雪莹;王莉梅;吴胜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对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效果显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胡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管理影响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影响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21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全麻方式下行4孔或者3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管理配合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为护理技能(93.2±1.9)分,责任意识(91.7±2.1)分,高于对照组的(81.7±1.1)分和(78.2±1.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74.5%,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引入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大限度地提升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技能的要求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作者:高永莲;孙海英;孙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采用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式及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并比较两组5年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5/1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复发率1%(1/100),低于对照组的10%(1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瑶强;于福翔;曲瑞新;李中国;陈大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应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应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诊治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使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进行诊治,在这20例患者中产后出血6例,植入性胎盘12例,宫颈妊娠清除术2例。结果有6例并且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全部即可止血,1例进行全切除术,植入性胎盘12例,经过治疗3例自行将胎盘排出体外,9例使用清宫后将其胎盘清除,宫颈妊娠清除术2例,其中1例自行排出体外,1例清宫后将其胎盘清除。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丁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肠炎继发急性假结肠梗阻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儿肠炎继发急性假结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肠炎继发急性假结肠梗阻患儿66例,回顾性分析以上患儿的临床和治疗资料。结果出现盲肠坏死的患儿仅1例,发生率为1.52%,对该例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所有患儿均全部出院,对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患儿恢复情况均较为良好,并且所有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小儿肠炎继发急性假结肠梗阻患儿可以采用综合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补液、营养支持、禁食、胃肠减压、温盐水低压洗肠等,治疗后要密切关注患儿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何明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常频呼吸机与高频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并分析常频呼吸机和高频呼吸机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4例早产儿伴随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频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高频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高频呼吸机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的呼吸功能改善。

    作者:王一川;刘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介入栓塞术用于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观察组(行介入栓塞术)与对照组(行外科手术),每组4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以介入栓塞术治疗可取得较佳疗效。

    作者:王颍超;侯国欣;韩文豪;刘磊;张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再次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焦虑情绪及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再次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焦虑情绪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再次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手术前后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再次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穆亚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吸入剂诊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46位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一般方法进行诊治,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肺功能好于诊治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药物诊治稳定期慢阻肺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杨;薛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缩短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恢复时间。

    作者:邱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应用效果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彭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剂方案,对照组加用益气养阴之中药汤剂,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改变情况。结果依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7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积分为(29.7±4.6)分,治疗后积分为(12.4±3.8)分,对照组治疗前积分为(28.4±5.2)分,治疗后积分为(19.7±4.4)分。二者治疗后积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法能有效改善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胜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4例作为究活动对象。在两组患儿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持续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

    作者:吕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临床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临床内科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在临床教学中实施导师制;实验组在实施导师制的基础上,采用PBL、SP和案例库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问诊和体格检查、胃镜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郭威;王秀清;王明涛;李国华;裴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PBL与LBL结合模式的实践探析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PBL与LBL结合模式的实践。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实习的8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BL、LBL结合模式,对照组采用LBL模式。结果观察组学生专科理论、临床技能、基础理论及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BL与LBL结合模式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学习效果,学生在理论、技能等方面均获得良好成绩。

    作者:李巧梅;许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胎黄的新生儿8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疗效以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36/44)。血清胆红素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治疗组短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水平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