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吕美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阿奇霉素序贯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理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彩超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价值。方法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结果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彩超检查过程中发现子宫内膜疾病的情况大致如下:子宫内膜炎39例,子宫内膜息肉319例,宫腔粘连35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9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宫腔积血10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 1例。结论彩超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内膜疾病,并做出正确诊断,彩超检查便捷,无创伤、无伤害,价格低廉,患者不论从经济上还是检查方法上都便于接受,治疗后复查也方便,前后对照资料丰富。所以在临床上彩超在诊断内膜疾病上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X线诊断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 X 线诊断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9例胃癌患者(2011年10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9例胃癌患者均实施 X 线诊断,将其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 X 线诊断的符合率为87.18%,X 线诊断和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 X 线诊断胃癌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庆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目的:针对进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方法。方法分析本院住院患者的真空采血过程和检验的200份血标本。结果标本出现溶血59例;标本凝固26例;血量不符合要求23例;采标本稀释4例。结论在真空采血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要注意做好患者抽血前宣教,并且采用正确的采血方法进行采血,做好采血后标本的处理运输等。

    作者:唐宏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效果理想。

    作者:李利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47.64±10.94)min。围手术期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6.24±7.29)分显著高于护理前(52.16±6.72)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21,P <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显著,配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迅速恢复健康,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结果观察组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理想。

    作者:焦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学论文表格的构成

    医学论文中的表格是论文内容的重要表达形式,借助它可以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统计学数据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使论文论述清晰准确,层次分明,篇幅紧凑,从而避免冗长繁复的文字叙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感染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效率为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法在改善老年患者的肺部功能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康管理技术结合俱乐部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技术结合俱乐部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62例糖尿病患者,通过俱乐部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比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61.29%(38/62),生活质量评分为(41.61±4.52)分,干预后为91.94%(57/62)、(55.63±3.24)分,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管理技术结合俱乐部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牛红艳;孙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分析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率和骨折愈合率得以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针灸结合蠲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针灸结合蠲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医治的1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5例)与研究组(67例),前者予针灸治疗,后者予针灸结合蠲痹汤治疗,观察两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评分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复发率7.46%比对照组低23.64%(P<0.05)。结论针灸结合蠲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显著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靳翔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起来,在处理这些原始资料时,应是随机,客观地加以分析,不应有意无意地加以挑选。对于一些阴性结果,不必一一列出。尽量组织严密,符合逻辑、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全文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资料数据,提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阳性及阴性),不可加进解释和评论。使读者和编辑审稿人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省了他们的阅读时间,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详读全文;对审稿人来说,这是取舍该稿、是否录用的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 年1月因艾滋病于我院就诊的131例患者,对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作出分析。结果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CD4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病毒治疗后第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生存率分别96.18%、93.89%、91.60%、89.31%。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相对比较好,个体 CD4淋巴细胞计数提高,临床需坚持早发现与早治疗原则,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开展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患儿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患儿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88.37%。组间各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内科恰当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且提高患儿与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荣荣;周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的预防措施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入住本院的93例肝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就患者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进行预防治疗与早期护理。结果男性患者满意率为88.0%。女性患者满意率为90.6%。总体满意率为89.2%。结论针对肝衰竭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肝衰竭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况,降低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蒋再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究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手术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脊液分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黄立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患者,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3%高于常规组62.2%,两组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研究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研究设计

    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