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当前人们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院前急救因临床治疗的疗效性、操作技术的高标准成为当前医务人员培训中的关键内容。如何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院前急救能力成为当前社区医院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对微课教学在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当前的社区院前急救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韩倩倩;李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近年来伴随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自媒体的出现,使得高校图书馆实现了全新的服务定位,活跃并促进了校园内的知识社交氛围。本文希望基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积极建设来探讨其在近年来的实际发展现状,并给出相应的平台服务建设对策。
作者:张梅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取甲羟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炔诺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较优,不良反应较少,可迅速止血,缓解病情。
作者:吴志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采用醒脑静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的另31例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 NIHSS 评分、ADL 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孙成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析联合益生菌的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为分组原则,每组5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釆用序贯疗法、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效果优于序贯疗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6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A、B、C 三组,A 组用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治疗;B 组先进行小梁切除术,待眼压恢复稳定后,手术治疗白内障;C 组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比较三组病患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C组病患在视力水平、眼压水平方面优于 A、B 组,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01)。结论采用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佳。
作者:吕金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炎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6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急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痊愈29例,转至外科7例,治疗有效率为80.56%。结论及时明确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类型并行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可快速好转痊愈。
作者:刘亚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剖析了当今各种主流的医学教学方法的利与弊,并结合自身体会,报道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的基于 MOOC 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法,实践证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宋彬;陈晰辉;裴轶飞;赵志青;金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过敏、肾衰竭等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苏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4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及 Hp 根除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方法观察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住院患者120例,针对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运用 PDCA 循环管理,通过流程实施、综合干预和团队合作,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消除护理安全缺陷,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运用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国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药物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方法抽选本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人工流产手术者,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其分成 A 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与 B 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米索前列醇)。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B 组较 A 组镇痛效果更好,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米索前列醇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加优异,在人工流产术中有实用价值。
作者:刘海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在经桡动脉 PCI 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81例经桡动脉路径行 PCI 后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和对照组(压迫器止血法),比较两组压迫止血时间、不舒适感、穿刺点局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桡动脉止血时间均为8~9 h,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较压迫器止血法更易出现手掌肿胀、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木、血肿、瘀斑、水疱、假性动脉瘤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止血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经济实惠,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患者,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3%高于常规组62.2%,两组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研究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护理人员对于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心得和体会。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38例癫痫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除了给予患者遵循医嘱的常规护理之外,还要给予患者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在内的优质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优质护理,3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有所减轻,其中22例症状完全消失,16例患者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在护理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病人时,需要加强护理的强度,优质护理对于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地意义。
作者:芦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82例下颌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骨凿辅助的拔牙方法,观察组给予高速涡轮钻拔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高婷婷;曹广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接收的44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实验组采用中药分期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性临床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3.64%,实验组治愈率为86.36%,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病患的治愈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贺兴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率和骨折愈合率得以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认知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0%比对照组7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护理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应激反应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子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