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胃炎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

刘亚芳

关键词:急性胃炎, 临床分型,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炎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6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急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痊愈29例,转至外科7例,治疗有效率为80.56%。结论及时明确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类型并行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可快速好转痊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几个问题初探

    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自身经验,就并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导师理念的更新、临床技能与科研的关系、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生活补贴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初步探索如何提高并轨培养的质量,完善我国的医学继续教育系统。

    作者:陆宏伟;张亚飞;尚皓;黄晶晶;黎一鸣;吉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儿童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儿童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患儿304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反复穿刺率、液体渗出率及针头脱落率分别为3.29%、1.97%、1.97%,均低于对照组的9.87%、7.89%、8.55%(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儿童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推广。

    作者:孙连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功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精神病患者12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口服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BPRS 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氮平治疗急性精神病患者的效果比氯氮平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1月31日收治的21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0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3.39%(80/10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41%(104/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医患和谐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璐;林春丹;李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联合益生菌的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析联合益生菌的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为分组原则,每组5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釆用序贯疗法、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效果优于序贯疗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伴恶液质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肝癌伴恶液质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法入选我科2010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3例肝癌伴恶液质患者,针对肝癌伴恶液质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对生活失去信心,予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中医护理等综合护理并对家属进行有效管理。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活信心增强,家属能有效配合并对护理质量满意。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伴恶液质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并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朱感华;余朝凤;郭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微课教学在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

    当前人们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院前急救因临床治疗的疗效性、操作技术的高标准成为当前医务人员培训中的关键内容。如何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院前急救能力成为当前社区医院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对微课教学在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当前的社区院前急救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韩倩倩;李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观察法,而是试验法。观察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如病例报告、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随访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普外科实习教学的体会与探讨

    医学生的普外科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实习的基础,是由医学生向医生转化的必经阶段,目的是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根据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带教经验,探讨各种教学方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供支持。

    作者:宋靖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肉制品已经成为饭桌上的“常客”,是人们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高度的营养价值。但是,“瘦肉精”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加强对肉制品质量的控制很是关键。新时期,为了保证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应加大食品安全检验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肉制品的安全性。为此,本文就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高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的预防措施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入住本院的93例肝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就患者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进行预防治疗与早期护理。结果男性患者满意率为88.0%。女性患者满意率为90.6%。总体满意率为89.2%。结论针对肝衰竭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肝衰竭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况,降低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蒋再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与醒脑静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采用醒脑静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的另31例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 NIHSS 评分、ADL 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孙成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胃癌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胃癌患者21例进行分析,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1例胃癌患者中显效12例,占57.2%,有效7例,占33.3%,无效 2例,占9.5%,总有效率9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胃癌的治疗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其不但可以积极的控制患者病情,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萌嘉;王丽哲;张晓星;那超;丰健宇;王鹏;张春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儿童化脓性扁桃体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扁桃体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5例化脓性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0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扁桃体摘除患儿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在经桡动脉PCI后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在经桡动脉 PCI 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81例经桡动脉路径行 PCI 后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和对照组(压迫器止血法),比较两组压迫止血时间、不舒适感、穿刺点局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桡动脉止血时间均为8~9 h,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较压迫器止血法更易出现手掌肿胀、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木、血肿、瘀斑、水疱、假性动脉瘤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止血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经济实惠,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在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内科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恐惧、躯体化、敌对、抑郁分别为(19.8±2.7)分、(14.5±2.5)分、(17.6±2.4)分、(14.0±1.9)分、(13.7±2.5)分,观察组分别为(11.5±1.5)分、(9.0±2.0)分、(11.7±1.6)分、(11.7±1.7)分、(10.1±1.7)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P<0.05)。结论内科病房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红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阿奇霉素序贯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理想。

    作者:吕美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χ2=5.104,P <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徐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分析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率和骨折愈合率得以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结果观察组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理想。

    作者:焦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