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焦赫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结果观察组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理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镇痛药物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药物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方法抽选本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人工流产手术者,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其分成 A 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与 B 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米索前列醇)。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B 组较 A 组镇痛效果更好,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米索前列醇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加优异,在人工流产术中有实用价值。

    作者:刘海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微课教学在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

    当前人们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院前急救因临床治疗的疗效性、操作技术的高标准成为当前医务人员培训中的关键内容。如何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院前急救能力成为当前社区医院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对微课教学在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当前的社区院前急救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韩倩倩;李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法和常规种植法对牙齿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牙齿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刻种植法)和对照组(常规种植法)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种植体 ISQ 值对比差异不大(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5%<12.50%),但是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即刻种植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牙齿修复办法,能够有效改善口腔功能和美观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预见性护理干预)。每组患者为80例。观察两组患者1 年内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发生自杀自伤行为事件的总发生率2.5%,明显低于常规组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自身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丁春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儿科医学援外培训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目的:调查211名参加中国对外援助儿科医学培训学员的需求,为更好地开展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45个国家参加中国儿科医学援外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基本情况,课程设置时间和内容需求。结果培训期间发放问卷211份,有效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100%。针对课程内容重要性评价:研修班学员认为,与主题相关的医院管理知识讲座重要性高,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低;技术班学员认为,与主题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讲座重要性高,中文的重要性高于研修班。经统计分析,对中文的重要性评价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课程设置时间的建议,研修班60%以上的学员认为研修班设置以3周为宜,技术班设置时间以3个月为宜;技术班50%左右的学员认为研修班以2周为宜,技术班以3个月为宜。研修班和技术班合适时间设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学援外培训在合理设置课程和时间,确保培训实效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改善。

    作者:王莉;朱丽辉;王爱莲;丁向;梁游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施超声诊断,冠心病者共计89例(观察组),非冠心病者共计61例(对照组),对比影像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积分、厚度、IMT、斑块比例和 IMT 增厚情况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RI 和 PSV指数显著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EDV 指标相近。结论对于疑似老年冠心病颈部动脉硬化者,使用二维超声,可观察出其颈动脉硬化特点和血流动,动力学变化,对于判定 CHD 来讲,临床意义较大,值得推广。

    作者:秦汉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5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松动度(MD),统计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GI、PLI、PPD、SBI 和 MD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1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9%)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 <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 PFNA,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Harri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理想。

    作者:赵钢;林佳声;尹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200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乙肝患者临床资料,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认知护理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乙肝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其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子荣;贾明新;王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联合组(39例)和单独组(39例),联合组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单独组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AST、ALT 肝功能指标以及HA、LN、Ⅳ-C、PC Ⅲ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与单独组在治疗后 AST、ALT 肝功能指标以及 HA、LN、Ⅳ-C、PC Ⅲ肝纤维化指标均出现了明显改善(P <0.05),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独组(P <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金霞;张清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对校正 QT 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 UAP 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心绞痛疗效明显提高,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缩短,QTcd 明显降低(P <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 UAP 疗效,降低 QTcd。

    作者:王宏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依托咪酯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治疗中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依托咪酯麻醉的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食管静脉曲张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三组,均为30例,Ⅰ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Ⅱ组使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麻醉,Ⅲ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监测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前后血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Ⅱ、Ⅲ组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前和注射后的血压变化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Ⅰ组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后,血压降低了15%~30%,注射前后血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患者在镜检时100%没有反应,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麻醉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胃镜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踝关节骨折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踝关节活动度各关节功能指标、Kofoed 踝关节评分、优良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作者:刘丽;齐斌霞;姜桂清;张晶;林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外周血管介入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介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在本院2013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240例,包括并发症13例,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共计出现13例并发症,包括股动脉出血2例,局部血肿7例,假性夹层动脉瘤2例,股动静脉贯穿 2例,经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所有患者均顺利痊愈。结论外周血管介入并发症主要为术者经验不足和术后护理不当所致,密切观察和对症处理可有效促进并发症的愈合。

    作者:孙俊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我院内分泌科所收治的肾上腺醛固酮瘤患者16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研究对象,1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钾、尿钾、尿醛固酮以及血醛固酮水平分别为:(2.44±0.37)mmol/L、(51.25±28.93)mmol/L、(55.45±28.93)nmol/L、(1240.94±783.37)pmol/L 与(2.96±0.42) mmol/L、(59.83±29.01)mmol/L、(40.24±21.07)nmol/L、(709.21±546.62)pmol/L。肾上腺醛固酮瘤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比,其基础血醛固酮水平以及尿醛固酮水平均明显更高,而血钾水平则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上腺醛固酮瘤生化异常相对来讲,其特征更加明显,可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用认知护理服务的意义探究

    目的:观察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认知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0%比对照组7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护理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应激反应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子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名医经验传承与院士工作站建设

    建立院士工作站是为了总结、整理、继承、发扬和创新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和传承。文章主要介绍郑州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实践、管理模式及建设成果,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为院士工作站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刘宝琴;徐学功;王丽萍;于婧;石果;高艳红;杨宁;吴鹭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目的:针对进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方法。方法分析本院住院患者的真空采血过程和检验的200份血标本。结果标本出现溶血59例;标本凝固26例;血量不符合要求23例;采标本稀释4例。结论在真空采血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要注意做好患者抽血前宣教,并且采用正确的采血方法进行采血,做好采血后标本的处理运输等。

    作者:唐宏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X线平片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 X 线平片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用 B 超检查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 X 线平片诊断方法,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终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5.00%,两组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疑似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 X 线平片诊断终符合率较高,意义重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