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咪酯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治疗中麻醉效果

徐海燕

关键词:无痛胃镜, 依托咪酯, 食管静脉曲张, EVL, EVS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依托咪酯麻醉的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食管静脉曲张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三组,均为30例,Ⅰ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Ⅱ组使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麻醉,Ⅲ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监测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前后血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Ⅱ、Ⅲ组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前和注射后的血压变化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Ⅰ组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后,血压降低了15%~30%,注射前后血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患者在镜检时100%没有反应,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麻醉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胃镜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作者署名

    论文作者对内容负责,又为文献检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读者查询。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资料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有贡献者可以列入文章后的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国人,应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学衔职称。作者单位地址书写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邮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慕课在生殖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以《Introduction to reproduction》课程为例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引入中国时的国内译名,是现有在线教育的时下新模式。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入慕课的新教学理念和运作方式,有助于正处在日新月异和蓬勃发展的生殖医学领域内的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师生教学相长。本文以 Coursera 平台提供的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Teresa K. Woodruff 博士主讲的《Introduction to reproduction》课程为例,谈谈慕课在生殖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宋玉霞;项云改;李艳;万利静;黄志起;谭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6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本研究的62例患者中有38例治愈,治愈率为61%,有20例有所好转,占32%,无效的有4例,占总体的7%,总效率为93%。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明显,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能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孙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160例支气管哮喘病患者,对照组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舒适度、护理满意度这三个方面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支气管患者的治疗中比一般护理效果更加好。

    作者:李伟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淤阻络型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淤阻络型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62例痰淤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加味温胆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5%高于常规组6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痰淤阻络型脑梗死予以加味温胆汤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广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儿科医学援外培训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目的:调查211名参加中国对外援助儿科医学培训学员的需求,为更好地开展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45个国家参加中国儿科医学援外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基本情况,课程设置时间和内容需求。结果培训期间发放问卷211份,有效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100%。针对课程内容重要性评价:研修班学员认为,与主题相关的医院管理知识讲座重要性高,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低;技术班学员认为,与主题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讲座重要性高,中文的重要性高于研修班。经统计分析,对中文的重要性评价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课程设置时间的建议,研修班60%以上的学员认为研修班设置以3周为宜,技术班设置时间以3个月为宜;技术班50%左右的学员认为研修班以2周为宜,技术班以3个月为宜。研修班和技术班合适时间设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学援外培训在合理设置课程和时间,确保培训实效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改善。

    作者:王莉;朱丽辉;王爱莲;丁向;梁游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思维导图在呼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呼吸治疗学的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既改善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主动性,进而改良教学效果。

    作者:田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时间段断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断脐时间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江苏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 组产妇为50例,60~90 s 内剪断脐带,B 组产妇为50例,待脐带停止搏动后,再将其剪断,C 组产妇为50例,新生儿在胎盘娩出后剪断脐带,统计三组产妇24 h 内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以及新生儿脐带血血红蛋白。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B 组以及 C 组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 A 组(P <0.05);三组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B 组以及 C 组产妇出血量与 A 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脐带停止搏动后剪断或在新生儿胎盘娩出后断脐,能够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苏华;范丽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预见性护理干预)。每组患者为80例。观察两组患者1 年内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发生自杀自伤行为事件的总发生率2.5%,明显低于常规组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自身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丁春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PDCA循环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应用的影响

    目的: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方法观察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住院患者120例,针对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运用 PDCA 循环管理,通过流程实施、综合干预和团队合作,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消除护理安全缺陷,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运用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国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过敏、肾衰竭等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苏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的92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6例为对照组,采取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另46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泼尼松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87.0%,高于对照组的58.7%,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给予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任淑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曾经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达临床痊愈或显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只接受出院指导及精神疾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心理社会量表、动力和精力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症状和副反应量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张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子宫背带缝合术配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子宫背带缝合术配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术时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的76例患者,分别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和纱条子宫填塞法进行止血。结果应用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手术时间较宫腔纱布填塞止血的患者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也大大减少,产褥病率也明显偏低。结论难治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配伍治疗行之有效,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医学论文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有一定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6)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000字。多年来中外文期刊对论著文章的结构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内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和(and)讨论(Discussion)等部分组成,英文简称为 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改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究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手术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脊液分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黄立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共3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患者眼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视力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

    作者:冯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观察

    目的:对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取甲羟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炔诺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较优,不良反应较少,可迅速止血,缓解病情。

    作者:吴志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