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广敏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乙肝患者临床资料,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认知护理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乙肝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其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子荣;贾明新;王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569例尿常规检查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不合格患者74例。对患者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归纳,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因为采集前准备工作不足而受到影响,43例因为标本采集受到影响,13例因为标本检验受到影响,8例因为保存和分析影响了结果。标本的采集因素是影响检查结果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前期准备、采集、保存、分析、检验等,采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提升检验质量,应该做好标本采集工作。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47.64±10.94)min。围手术期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6.24±7.29)分显著高于护理前(52.16±6.72)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21,P <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显著,配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迅速恢复健康,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效果理想。
作者:张洪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节性改进方法用于 PICC 置管对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采用细节性改进方法进行 PICC 穿刺、置管、固定、维护的43例患者的护理。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置管,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症状减弱或消失。结论采用细节性改进置管法可有效降低 PICC 置管并发症发生,延长 PICC 留置时间。
作者:潘辉;郭文敏;孙璐;滕旭;李想;杨佳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中影响其喉返神经的相关因素。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实施手术救治的6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分析其喉返神经组织受损诱因,再加以预防。结果有5例喉返神经组织受损,再次手术患者、喉返神经组织未暴露患者、右侧手术患者出现喉返神经组织受损现象的几率明显偏高(P <0.05)。结论对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保护其喉返神经组织,建议在视野保护条件下展开手术。
作者:丁子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急救护理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心理应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应激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应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急救护理应用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常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6年2月接收治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0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 A 组和研究 B 组,每组53例。对照 A 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 B 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 B 组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 A 组,并且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阿奇霉素序贯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理想。
作者:吕美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要点。方法选取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采用胶囊内镜检查,并加强检查期间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采取胶囊内镜技术检查后,检出异常病灶43例,占86%;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克罗恩病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血管瘤10例,吻合口溃疡9例,结肠癌6例,小肠间质瘤9例,小肠血管畸形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针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采用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保障检出效果意义显著。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包括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5年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医学论文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有一定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6)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000字。多年来中外文期刊对论著文章的结构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内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和(and)讨论(Discussion)等部分组成,英文简称为 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改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认知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0%比对照组7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护理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应激反应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子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使用电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现行 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临床上60例卒中后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0例,针刺电针治疗并配合口服帕罗西汀;药物组30例,仅单纯口服帕罗西汀。应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BI)评价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结果针药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0%(P <0.05)。针药组 HAMA、SAS、BI 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 年1月因艾滋病于我院就诊的131例患者,对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作出分析。结果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CD4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病毒治疗后第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48个月生存率分别96.18%、93.89%、91.60%、89.31%。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相对比较好,个体 CD4淋巴细胞计数提高,临床需坚持早发现与早治疗原则,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取甲羟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炔诺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较优,不良反应较少,可迅速止血,缓解病情。
作者:吴志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1月31日收治的21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0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3.39%(80/10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41%(104/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医患和谐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璐;林春丹;李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实验研究: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1)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2)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3)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4)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来进行分析,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接受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成功,患者术后切口没有感染情况出现,无其他并发症,患者住院7~23 d 后均顺利出院。结论肱骨干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要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降低临床并发症几率,让患者的肢体功能更好的恢复,临床中应该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填塞、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 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能使患者术后24 h 出血量显著减少,降低术后感染发生几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