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玲
目的:对洁悠神在预防留置导尿管并发尿路感染中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科因手术放置留置尿管而住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洁悠神喷洒于患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感染以及尿道发生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的尿标本培养细菌结果阳性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术后第5天与第7天的阳性结果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洁悠神对留置导尿管以及相应患处进行适量喷洒,能够显著抑制细菌的生长,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对改善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对剖宫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2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率等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明显能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减少剖宫产后的并发症出现几率,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宋忠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让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率和骨折愈合率得以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胫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1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探讨分析,为80例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优良率是96.2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优良率是80.00%,两组优良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有50例轻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5例重度疼痛,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有50例轻度疼痛,26例中度疼痛,4例重度疼痛,两组疼痛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效果好,优良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改善。
作者:王仁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乙肝患者临床资料,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认知护理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乙肝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其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子荣;贾明新;王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观察法,而是试验法。观察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如病例报告、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随访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接收的44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实验组采用中药分期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性临床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3.64%,实验组治愈率为86.36%,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病患的治愈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贺兴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6年2月接收治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0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 A 组和研究 B 组,每组53例。对照 A 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 B 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 B 组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 A 组,并且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在骨折中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于110例骨折患者中,包括四肢骨折、肋骨骨折与颌面骨折等;二、三维重建能够直观显示患者骨折状况,且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旋转与脱位现象。结论在骨折中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高,有利于直观显示患者骨折具体状况,能够为骨折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袁振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对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⑴选择好合乎一定条件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⑵采用一定的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⑶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这部分内容要求简明准确、材料完整可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患儿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患儿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88.37%。组间各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内科恰当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且提高患儿与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荣荣;周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对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例数达到11例,效果明显。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有效的护理后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宋爱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护理人员对于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心得和体会。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38例癫痫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除了给予患者遵循医嘱的常规护理之外,还要给予患者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在内的优质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优质护理,3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有所减轻,其中22例症状完全消失,16例患者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在护理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病人时,需要加强护理的强度,优质护理对于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地意义。
作者:芦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在经桡动脉 PCI 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81例经桡动脉路径行 PCI 后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和对照组(压迫器止血法),比较两组压迫止血时间、不舒适感、穿刺点局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桡动脉止血时间均为8~9 h,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较压迫器止血法更易出现手掌肿胀、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木、血肿、瘀斑、水疱、假性动脉瘤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止血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经济实惠,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使用电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现行 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临床上60例卒中后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0例,针刺电针治疗并配合口服帕罗西汀;药物组30例,仅单纯口服帕罗西汀。应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BI)评价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结果针药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0%(P <0.05)。针药组 HAMA、SAS、BI 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物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HS 评分及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效果理想。
作者:李绍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医学统计学在科研工作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一般都能正确运用科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进行科研工作,但也有些作者在论文中误用、错用和滥用统计学方法,导致论文质量不高或者结论错误而发生误导,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主要包括。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儿童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患儿304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反复穿刺率、液体渗出率及针头脱落率分别为3.29%、1.97%、1.97%,均低于对照组的9.87%、7.89%、8.55%(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儿童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推广。
作者:孙连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