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关键词:主要成果, 文字, 课题, 方法
摘要: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200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观察法,而是试验法。观察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如病例报告、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随访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阿奇霉素序贯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理想。

    作者:吕美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变化的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期肺功能与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收集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53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 IL-2、TNF-α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IL-2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其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EV1/FVC 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病人实施对症和抗感染治疗,能够改善病人肺功能,调节肺内细胞因子的比例。

    作者:徐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 PFNA,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Harri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理想。

    作者:赵钢;林佳声;尹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编写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包括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5年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尿激酶)与观察组(阿替普酶),每组各26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动脉收缩压、肺动脉收缩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能够有效改善肺动脉收缩压,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高宏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施超声诊断,冠心病者共计89例(观察组),非冠心病者共计61例(对照组),对比影像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积分、厚度、IMT、斑块比例和 IMT 增厚情况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RI 和 PSV指数显著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EDV 指标相近。结论对于疑似老年冠心病颈部动脉硬化者,使用二维超声,可观察出其颈动脉硬化特点和血流动,动力学变化,对于判定 CHD 来讲,临床意义较大,值得推广。

    作者:秦汉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6年2月接收治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0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 A 组和研究 B 组,每组53例。对照 A 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 B 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 B 组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 A 组,并且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淤阻络型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淤阻络型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62例痰淤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加味温胆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5%高于常规组6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痰淤阻络型脑梗死予以加味温胆汤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广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1.5T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测腔隙性脑梗塞中微出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1.5T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腔隙性脑梗塞中微出血(CMBs)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医治的腔隙性脑梗塞 CMBs 患者63例为甲组,同期选取于我院检查的健康人群53例为乙组,两组均予 SWI 技术检查,观察两组 CMBs 阳性检出率及病灶信号特征。结果甲组 CMBs 阳性检出率90.48%比乙组高16.98%(P <0.05);两组病灶信号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WI 用于检查腔隙性脑梗塞 CMBs 具较高价值,可作为诊断的理想手段。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2014年6月~2016年2月)。将其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血肿清除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血肿清除程度分别为(173.09±31.24)ml、(2.11±0.54)h、(140.22±27.31)ml、(0.96±0.05)%,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庄伟;谢培;周建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临床观察

    目的:对屈螺酮炔雌醇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在我院采用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5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参照组患者术后应用常规药物,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两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阴道出血量<月经量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参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崔佳佳;崔晓平;钱苏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全文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资料数据,提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阳性及阴性),不可加进解释和评论。使读者和编辑审稿人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省了他们的阅读时间,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详读全文;对审稿人来说,这是取舍该稿、是否录用的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患者,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3%高于常规组62.2%,两组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研究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6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A、B、C 三组,A 组用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治疗;B 组先进行小梁切除术,待眼压恢复稳定后,手术治疗白内障;C 组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比较三组病患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C组病患在视力水平、眼压水平方面优于 A、B 组,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01)。结论采用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佳。

    作者:吕金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1月31日收治的21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0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3.39%(80/10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41%(104/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医患和谐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璐;林春丹;李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鼻咽癌(NPC)患者局部侵犯情况的CT诊断与MRI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 CT 与 MRI 对鼻咽癌(NPC)患者局部侵犯情况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76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与 MRI 检查及诊断,根据影像结果分析两种扫描方法对鼻咽肿瘤对鼻咽及周围组织侵犯的检出率。结果 CT 扫描对鼻咽局部侵犯的检出率为43.42%,MRI为71.05%;CT 扫描对颅底部位的检出率为18.42%,MRI 检出率为57.89%,经 SPSS17.0软件分析得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 扫描和 MRI 扫描均可诊断鼻咽癌患者局部侵犯情况,但MRI 的检出率明显比 CT 扫描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评价美托洛尔和福辛普利治疗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试析美托洛尔和福辛普利治疗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福辛普利治疗,研究组用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 LVESD、LVEDD、LVEF 水平及6min 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老年无症状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

    作者:赵文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康管理技术结合俱乐部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技术结合俱乐部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62例糖尿病患者,通过俱乐部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比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61.29%(38/62),生活质量评分为(41.61±4.52)分,干预后为91.94%(57/62)、(55.63±3.24)分,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管理技术结合俱乐部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牛红艳;孙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