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变化的观察

徐晓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因子, 肺功能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期肺功能与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收集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53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 IL-2、TNF-α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IL-2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其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EV1/FVC 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病人实施对症和抗感染治疗,能够改善病人肺功能,调节肺内细胞因子的比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胃炎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胃炎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6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急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痊愈29例,转至外科7例,治疗有效率为80.56%。结论及时明确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类型并行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可快速好转痊愈。

    作者:刘亚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普外科实习教学的体会与探讨

    医学生的普外科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实习的基础,是由医学生向医生转化的必经阶段,目的是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根据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带教经验,探讨各种教学方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供支持。

    作者:宋靖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近参与治疗的150例患儿,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护理的60例为对照组;在传统模式之外辅助肢体语言沟通的9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医嘱遵从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抵触率为5.6%,完全接受率为45.6%,对照组则分别为15.0%、3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7±5.3)分,后者则为(83.4±4.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可以大幅提升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观察法,而是试验法。观察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如病例报告、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随访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实施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实验组实施阴式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要优于普通组;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实验组(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治疗中,阴式手术术中出血量少,能够降低手术风险;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医护人员需结合实际科学选择术式。

    作者:何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式的临床对比

    目的:观察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80例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VAS 评分及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疗效理想。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阴道彩超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价值。方法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结果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彩超检查过程中发现子宫内膜疾病的情况大致如下:子宫内膜炎39例,子宫内膜息肉319例,宫腔粘连35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9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宫腔积血10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 1例。结论彩超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内膜疾病,并做出正确诊断,彩超检查便捷,无创伤、无伤害,价格低廉,患者不论从经济上还是检查方法上都便于接受,治疗后复查也方便,前后对照资料丰富。所以在临床上彩超在诊断内膜疾病上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与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Blatchford 评分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周后、出院时的 Blatchford 评分较入院当天比均降低,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 Blatchford 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作者:徐兆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8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本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前(P <0.05)。结论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度、配合度与自我防范意识,大程度保障预后。

    作者:吴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200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起来,在处理这些原始资料时,应是随机,客观地加以分析,不应有意无意地加以挑选。对于一些阴性结果,不必一一列出。尽量组织严密,符合逻辑、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物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HS 评分及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效果理想。

    作者:李绍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 M,会议录 C,汇编 G,报纸 N,期刊 J,学位论文 D,报告 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档案 A,舆图 CM,数据集 DS,其他 Z。凡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 Z 来标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学论著的写作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 PFNA,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Harri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理想。

    作者:赵钢;林佳声;尹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X线诊断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 X 线诊断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9例胃癌患者(2011年10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9例胃癌患者均实施 X 线诊断,将其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 X 线诊断的符合率为87.18%,X 线诊断和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 X 线诊断胃癌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庆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要点。方法选取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采用胶囊内镜检查,并加强检查期间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采取胶囊内镜技术检查后,检出异常病灶43例,占86%;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克罗恩病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血管瘤10例,吻合口溃疡9例,结肠癌6例,小肠间质瘤9例,小肠血管畸形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针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采用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保障检出效果意义显著。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SAS 以及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孔垂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抑郁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精神分裂症所致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精神分裂症所致抑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 A 组(艾司西酞普兰)与 B 组(度洛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A 组 HAMD 评分分别为(18.12±4.3)分、(13.66±3.1)分、(9.12±2.8)分、(8.55±2.5)分;B 组 HAMD 评分分别为(18.93±4.4)分、(13.59±3.5)分、(9.82±2.5)分、(8.61±2.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临床通过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洪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