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苗
目的:对白内障患者应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3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4例)和实验组(67例),参照组接受常规白内障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视力恢复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滢;焦健;邱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间歇性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情况。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我院80例 NRDS 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 NCPAP 及 NIPPV ;对比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2 h 后,观察组患儿的 pH 值、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P <0.05)。结论与 NCPAP 相比,采用 NIPPV 治疗 NRDS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佳。
作者:陆家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近参与治疗的150例患儿,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护理的60例为对照组;在传统模式之外辅助肢体语言沟通的9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医嘱遵从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抵触率为5.6%,完全接受率为45.6%,对照组则分别为15.0%、3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7±5.3)分,后者则为(83.4±4.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可以大幅提升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对90名肿瘤科在职一线临床护士均实施专科规范化培训,记录其接受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后90名肿瘤科一线临床护士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较之前显著提高(P <0.05)。结论对肿瘤科新入职护士给予专科规范化培训可显著提高其专业技能,有利于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陈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与 MRI 检查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行 MRI 检查,对照行多排螺旋 CT 检查。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及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研究组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为93.55%、单一馕变检出率为96.77%、线样征检出率为64.52%、骨髓水肿检出率为74.19%、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为77.42%,对照组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为为70.97%、单一馕变检出率为74.19%、线样征检出率为19.35%、骨髓水肿检出率为22.58%、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为32.2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应用 MRI 检查股骨头坏死检出率较高,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呈现骨质坏死处解剖形态。
作者:张文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接受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126例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来进行研究,为患者的创面在5 d 内进行削痂手术,去自体皮进行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周,患者的创面愈合率能够达到95%,对患者进行 1 ~2 年的随访,患者的供皮区和受皮区的瘢痕情况较理想,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早期可以使用削痂植皮治疗,其效果好,患者远期预后理想,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振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非热康谱照射对动静脉内瘘早期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规律透析患者60例进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非热康谱照射治疗3月,观察患者内瘘血流量以及血管多普勒情况。结果头静脉血管壁厚无显著性变化,血管内径、透析血流量、超声血流量改变较前有显著性改善。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非热康谱照射对动静脉内瘘早期狭窄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张惠芳;杨江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于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郭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效果理想。
作者:张洪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护理工作在医疗事业之中属于重要分支,其社会主义下的核心价值观又是当前护理专业所有大学生要培养的重要价值观念。将该价值观有效且科学融入至护理专业中进而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实现的价值观,有利于在该基础上构建护理工作团队,协调护理者与患者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促进护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之中进行改革。本文将探讨在护理专业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作者:史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比精神分裂症所致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精神分裂症所致抑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 A 组(艾司西酞普兰)与 B 组(度洛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A 组 HAMD 评分分别为(18.12±4.3)分、(13.66±3.1)分、(9.12±2.8)分、(8.55±2.5)分;B 组 HAMD 评分分别为(18.93±4.4)分、(13.59±3.5)分、(9.82±2.5)分、(8.61±2.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临床通过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洪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8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本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前(P <0.05)。结论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度、配合度与自我防范意识,大程度保障预后。
作者:吴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 PFNA,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Harri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理想。
作者:赵钢;林佳声;尹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呼吸治疗学的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既改善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主动性,进而改良教学效果。
作者:田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结果观察组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理想。
作者:焦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联合使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
作者:张桂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肉制品已经成为饭桌上的“常客”,是人们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高度的营养价值。但是,“瘦肉精”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加强对肉制品质量的控制很是关键。新时期,为了保证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应加大食品安全检验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肉制品的安全性。为此,本文就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高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依托咪酯麻醉的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食管静脉曲张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三组,均为30例,Ⅰ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Ⅱ组使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麻醉,Ⅲ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混合液麻醉。监测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前后血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Ⅱ、Ⅲ组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前和注射后的血压变化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Ⅰ组患者接受药物注射后,血压降低了15%~30%,注射前后血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患者在镜检时100%没有反应,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麻醉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胃镜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医学论文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有一定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6)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000字。多年来中外文期刊对论著文章的结构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内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和(and)讨论(Discussion)等部分组成,英文简称为 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改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