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施超声诊断,冠心病者共计89例(观察组),非冠心病者共计61例(对照组),对比影像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积分、厚度、IMT、斑块比例和 IMT 增厚情况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RI 和 PSV指数显著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EDV 指标相近。结论对于疑似老年冠心病颈部动脉硬化者,使用二维超声,可观察出其颈动脉硬化特点和血流动,动力学变化,对于判定 CHD 来讲,临床意义较大,值得推广。
作者:秦汉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观察法,而是试验法。观察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如病例报告、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随访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4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及 Hp 根除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急救护理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心理应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应激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应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急救护理应用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常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大庆市第三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92例,将全部患者分为开放组和封闭组,每组46例。封闭组采用封闭管理模式,开放组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评估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开放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封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400、6.7063,P 均<0.01)。结论开放性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减轻精神残疾,恢复社会功能,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李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使用电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现行 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临床上60例卒中后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0例,针刺电针治疗并配合口服帕罗西汀;药物组30例,仅单纯口服帕罗西汀。应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BI)评价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结果针药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0%(P <0.05)。针药组 HAMA、SAS、BI 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短,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经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
作者:胡晓华;丁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5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松动度(MD),统计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GI、PLI、PPD、SBI 和 MD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1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9%)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 <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修复牙列方法的价值。方法本院接收的牙列缺隙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为观察组(患牙共18颗),另外15例为对照组(患牙17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对照组使用常规修复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6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效果显著,可以适当推广。
作者:李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我院内分泌科所收治的肾上腺醛固酮瘤患者16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研究对象,1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钾、尿钾、尿醛固酮以及血醛固酮水平分别为:(2.44±0.37)mmol/L、(51.25±28.93)mmol/L、(55.45±28.93)nmol/L、(1240.94±783.37)pmol/L 与(2.96±0.42) mmol/L、(59.83±29.01)mmol/L、(40.24±21.07)nmol/L、(709.21±546.62)pmol/L。肾上腺醛固酮瘤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比,其基础血醛固酮水平以及尿醛固酮水平均明显更高,而血钾水平则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上腺醛固酮瘤生化异常相对来讲,其特征更加明显,可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在骨折中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于110例骨折患者中,包括四肢骨折、肋骨骨折与颌面骨折等;二、三维重建能够直观显示患者骨折状况,且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旋转与脱位现象。结论在骨折中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高,有利于直观显示患者骨折具体状况,能够为骨折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袁振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物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HS 评分及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效果理想。
作者:李绍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一、只著录必要、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认知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0%比对照组7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护理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应激反应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子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方法观察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住院患者120例,针对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运用 PDCA 循环管理,通过流程实施、综合干预和团队合作,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消除护理安全缺陷,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运用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国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踝关节活动度各关节功能指标、Kofoed 踝关节评分、优良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作者:刘丽;齐斌霞;姜桂清;张晶;林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乙肝患者临床资料,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认知护理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乙肝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其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子荣;贾明新;王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非热康谱照射对动静脉内瘘早期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规律透析患者60例进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非热康谱照射治疗3月,观察患者内瘘血流量以及血管多普勒情况。结果头静脉血管壁厚无显著性变化,血管内径、透析血流量、超声血流量改变较前有显著性改善。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非热康谱照射对动静脉内瘘早期狭窄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张惠芳;杨江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剖析了当今各种主流的医学教学方法的利与弊,并结合自身体会,报道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的基于 MOOC 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法,实践证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宋彬;陈晰辉;裴轶飞;赵志青;金钢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