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池;庄稼;崔绒绒;丁甫兴;夏秀海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物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HS 评分及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效果理想。
作者:李绍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应用胃镜套扎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0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和实验组(52例),对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和胃镜套扎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参照组[73.08% vs.36.00%],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5.77% vs.22.22%],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3.46% vs.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应用胃镜套扎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立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过敏、肾衰竭等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苏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胱抑素 C(CysC)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评估子痫早期病人肾功能指标变化的作用。方法选取35例子痫前期病人作为 A 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35例健康孕妇作为 B 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 CysC、hs-CRP、血肌酐(Cr)、尿素氮(BUN)等指标水平。结果经检验,A 组 CysC、hs-CRP、Cr 指标水平分别为(2.62±0.73)mg/ml、(15.97±4.25)mg/ml、(114.10±30.12)μmol/L,依次高于 B 组的(0.80±0.08)mg/ml、(0.78±0.15)mg/ml、(85.89±25.67)μmol/L,差异均显著(P <0.05)。A 组 BUN 指标水平为(7.03±2.50)mmol/L,B 组为(5.46±1.47)mmol/L,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 >0.05)。结论胱抑素 C 和超敏 C 反应蛋白可反映子痫病人早期的肾功能异常变化,为其病情诊断值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我院内分泌科所收治的肾上腺醛固酮瘤患者16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研究对象,1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钾、尿钾、尿醛固酮以及血醛固酮水平分别为:(2.44±0.37)mmol/L、(51.25±28.93)mmol/L、(55.45±28.93)nmol/L、(1240.94±783.37)pmol/L 与(2.96±0.42) mmol/L、(59.83±29.01)mmol/L、(40.24±21.07)nmol/L、(709.21±546.62)pmol/L。肾上腺醛固酮瘤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比,其基础血醛固酮水平以及尿醛固酮水平均明显更高,而血钾水平则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上腺醛固酮瘤生化异常相对来讲,其特征更加明显,可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在经桡动脉 PCI 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81例经桡动脉路径行 PCI 后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和对照组(压迫器止血法),比较两组压迫止血时间、不舒适感、穿刺点局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桡动脉止血时间均为8~9 h,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较压迫器止血法更易出现手掌肿胀、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木、血肿、瘀斑、水疱、假性动脉瘤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纱布卷并弹力绷带交叉呈“X”型包扎止血法止血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经济实惠,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8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本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前(P <0.05)。结论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度、配合度与自我防范意识,大程度保障预后。
作者:吴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效果理想。
作者:张洪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调查211名参加中国对外援助儿科医学培训学员的需求,为更好地开展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45个国家参加中国儿科医学援外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基本情况,课程设置时间和内容需求。结果培训期间发放问卷211份,有效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100%。针对课程内容重要性评价:研修班学员认为,与主题相关的医院管理知识讲座重要性高,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低;技术班学员认为,与主题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讲座重要性高,中文的重要性高于研修班。经统计分析,对中文的重要性评价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课程设置时间的建议,研修班60%以上的学员认为研修班设置以3周为宜,技术班设置时间以3个月为宜;技术班50%左右的学员认为研修班以2周为宜,技术班以3个月为宜。研修班和技术班合适时间设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学援外培训在合理设置课程和时间,确保培训实效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改善。
作者:王莉;朱丽辉;王爱莲;丁向;梁游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包括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5年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接受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126例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患者来进行研究,为患者的创面在5 d 内进行削痂手术,去自体皮进行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周,患者的创面愈合率能够达到95%,对患者进行 1 ~2 年的随访,患者的供皮区和受皮区的瘢痕情况较理想,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深Ⅱ~Ⅲ度混合烧伤早期可以使用削痂植皮治疗,其效果好,患者远期预后理想,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振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62例,分为两组,小剂量组用0.4 g丙种球蛋白治疗,大剂量组用2.0 g 丙种球蛋白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淋巴结肿大改善时间、黏膜充血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冠状动脉损害程度,总有效率、住院天数均优于小剂量组(P <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联合使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
作者:张桂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剖析了当今各种主流的医学教学方法的利与弊,并结合自身体会,报道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的基于 MOOC 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法,实践证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宋彬;陈晰辉;裴轶飞;赵志青;金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使用电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现行 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临床上60例卒中后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0例,针刺电针治疗并配合口服帕罗西汀;药物组30例,仅单纯口服帕罗西汀。应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BI)评价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结果针药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0%(P <0.05)。针药组 HAMA、SAS、BI 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Bromage 评分、麻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好,对母婴不良影响小。
作者:丁剑;范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中影响其喉返神经的相关因素。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实施手术救治的6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分析其喉返神经组织受损诱因,再加以预防。结果有5例喉返神经组织受损,再次手术患者、喉返神经组织未暴露患者、右侧手术患者出现喉返神经组织受损现象的几率明显偏高(P <0.05)。结论对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保护其喉返神经组织,建议在视野保护条件下展开手术。
作者:丁子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