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敏
目的:探讨硝普钠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入院时均给予半坐卧位、高流量吸氧、镇静、利尿、强心等常规急救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基础之上加用硝普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 h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急救基础之上加用硝普钠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伦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根基结果予以相关的护理。结果72例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与社会,护理人员应当进一步对患者的社会网络进行评估与优化,增强患者和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结论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是确保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来源,护理人员在分析社会支持情况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云玲;龚玉环;陈典典;王海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银锌霜在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锌霜外用,比较两组患者的Wagner分期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愈率高(61.3%vs.31.3%,P<0.05),总有效率高(87.1%vs.65.6%,P<0.05)。结论银锌霜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疗效较好。
作者:侯亚利;邓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焦虑抑郁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并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停止使用其他类型的抗青光眼药物1周,观察组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患眼1滴;对照组应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分别在早、晚8:00点各给药1次,患眼每次1滴。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基线水平昼夜眼压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6月后观察组昼夜眼压差(4.09±0.75)mm Hg、(3.87±0.68)mm Hg,低于对照组的(4.92±0.97)mm Hg、(4.76±0.89) mm Hg(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35.29%与观察组2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海盐热敷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下肢肌肉痉挛64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海盐热敷;对照组采用局部肌肉按摩。5~10 min对比两组患者肌肉解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31.2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于血液透析中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患者,海盐热敷较肌肉按摩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小芳;茅松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医院病案质量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卫生统计学理论及方法初步探讨其应用于医院病案质量监控工作中的方法。方法针对医院病案资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评价医院病案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比法、排序法、重组法、作图法及分布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分析方法。结果合理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与规范化表达方式相配合,能够使病案质量实际情况得到良好展示。结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监控病案质量对于病案质量控制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董艳红;汪宁宁;赵莉;季宏波;冯梦瑶;陈秀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点出血2.8%、静脉血栓2.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0.0%及非计划性拔管率2.8%均低于常规组22.2%、22.2%、16.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行PICC置管时予以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止痛药物使用、睡眠、住院时间等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心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张继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81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的有73例、下肢血管管腔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有55例;对照组中分别为0例和15例。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治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甲组(n=34,应用常规护理)和乙组(n=34,应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护理满意度64.7%明显低于乙组护理满意度97.1%,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范玉静;张静文;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术(PCI)进行治疗时,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给予PCI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的同时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比2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慢复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冠脉内使用替罗非班,可促进近期疗效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李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塞平与卡马西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实验组接受多塞平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采用卡马西平和多塞平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
作者:白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方式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并出现难愈合性伤口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术后伤口处理方式及常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采用细致处理方式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种不同方式对患者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要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之间进行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要短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应用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剑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膝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术后通过早期制动与早期康复介入对关节活动功能的比较研究。方法统计我院从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录的进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手术患者10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将符合统计标准的52例分为康复组与制动组,术后第2 d立即安排康复治疗,直至术后6个月的为康复组。术后制动2周,无康复治疗安排的为制动组,采用AKS评分、IKDC分级与KOO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AKS评分、IKDC分级与KOO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AKS评分均有提高(P<0.01),且康复组高于制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KDC分级均有改善,且康复组优于制动组;两组患者KOOS总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康复组优于制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术后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能有效提高关节活动功能和肌力的恢复,在对于膝半月板损伤后采取成型或缝合术后的患者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黄榆顺;李恩超;周文忠;程彪;孙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乳导管内窥镜在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48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乳腺导管镜进行检查。结果乳腺扩张症37例,乳腺炎28例(并乳腺扩张症17例),乳头内乳头状瘤47例,乳腺导管癌31例,积乳症2例,乳腺结核1例,未发现异常2例。结论乳腺导管镜对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孟伟文;王文卿;汪红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对收治的15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先门诊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或宫颈刮片检查,对可疑病变患者再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组织检查,然后应用HPV-DNA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的HPV分型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检出HPV阳性120例,阳性率为80.0%;其中高危型51例,低危型27例,中国人常见型7例;复合型35例;而高危型的HPV 16、58,低危型HPV 11以及复合型的感染率比较高;5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HPV的几率高。结论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亚型的16、58和11比较高,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中要引起相关的注意。
作者:李君;何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对照组(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6%、16.1%(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获得较开腹阑尾切除术更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高殿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调查分析110例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总结并分析儿童血液病的种类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0例液病患儿,对患儿骨髓细胞学调查结果实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血液病类型中,血小板、巨核细胞疾病占有比例较高,其次为红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系统疾病。结论儿童血液病多在男性儿童中发病,且多发生于血小板和红细胞、白细胞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大、发热、出血等。
作者:曹玉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与引流管拔除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促进肠道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静文;范玉静;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