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分析

于汪伯

关键词:循证护理, 血液透析, 高位动静脉内瘘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接受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1例,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并设置其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接受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11例,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在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诸如皮下血肿、感染、血栓形成和局部血管硬化)指标对比下,发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之后,有效地解决了自身的问题,相比于未接受护理实施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来说,在降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透析生活质量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除此之外,也有效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到了丰富,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佝偻病的临床预防以及治疗方式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的120例小儿佝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儿使用了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对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48例显效,64例有效,8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全部患儿没有出现毒副作用,共有4例患儿有轻度腹泻症状。结论佝偻病应该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尽早开展治疗,使用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治疗效果突出,简单可行,可作为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医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行硫酸镁用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液粘度状况、不良反应、血压控制及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独进行治疗。

    作者:张海报;曹厚侠;张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急性脊柱损伤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分析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急性脊柱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8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使用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对于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慕课时代下对骨科临床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介绍了大规模网络课程即“慕课”的概念、发展、同时阐述了其具有开放价廉、主观能动、可以交互式学习的特点;并且论述了当前骨科临床教学所具有的直观复杂性、强专业性、强实践性及知识、技术更新迅速的特点,认识到了目前骨科临床继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大规模网络课程的到来给提高和改进骨科的临床继续教育创造了机遇,同时也认识到要充分利用大规模的网络课程即慕课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对骨科的临床继续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薛建利;樊李瀛;兰宾尚;程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

    目的:观察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所有伤口Ⅰ期愈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效果理想,固定确切可靠。

    作者:廉洪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方法根据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不同切片方式分成A、B两组,对比两组的切片质量,分析问题。结果 A组使用传统操作方式,共出现了15例问题切片,2例脱片、5例弱阳性、2例染色过强、6例非特异性染色;B组有40例切片合格。两组切片成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包含的环节多,存在的问题多,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寻找解决方案,对该技术进行完善。

    作者:王小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内蒙古中医医院进行生化检验的2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检验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120例,常规组(2015年7月~2016年1月)给予常规方法控制,实验组(2016年2~7月)给予综合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质量控制之后,三查七对未执行、标本送至检验时间延迟、标本留取例数不正确、动脉血误抽等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比未执行之前状况有所好转,实验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关亚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增强核磁共振注射及有效护理

    目的:对增强核磁共振注射药及有效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选取38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3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接受全方位护理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4/193)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25%(12/193)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495,P=0.007)。结论给予患者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注射及全方位护理措施,一方面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扫描成功率。

    作者:陈秀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评价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4例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单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96%,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行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44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岳九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药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习状态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并分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习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1~3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消极高唤醒得分高,说明中医药类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焦虑”“羞愧”和“气愤”情绪;不同学习成绩、年级、高考专业志愿及学业辅导需求学生在学业情绪4个维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习成绩越优秀、年级越低、专业兴趣及学业辅导需求越高的学生学业情绪正向分布越高,态度越积极。

    作者:李玮;赵娜;孙茂;杜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按照住院治疗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传感的出现率(90.91%)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沈金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导磁共振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正常乳腺者作为甲组,4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乙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丙组,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三组同一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s/mm2时,准确性为73.75%,800 s/mm2时,准确性为80.00%,1200 s/mm2时,准确性为87.50%,不同b值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其中b值=1200 s/mm2准确性高。结论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金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及随访1年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TG、TC、HDL和LDL的比较,各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中再发脑梗死的人数13例,占8.67%。对照组中再发脑梗死的人数29例,占19.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可预防性治疗脑梗死患者,对预防再次脑梗死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李凤梨;滕继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护理的心理干预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护理效果。方法37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1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患肢功能恢复程度、接受化疗情况及坚持自查和复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接受化疗情况以及定期自查复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潘少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医学整合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国内众多知名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推进,然而这项教学改革牵扯广、力度大,过程中面临着巨大阻力和各种问题,包括教改机构是否有足够的权威性,课程设计是否可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充分体现,教师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是否便捷,学生能否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是否转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医学教育改革的成败。

    作者:李志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沟通技巧对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在临床中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中护理沟通技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以包括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在内的护理沟通技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1.43%),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沟通技巧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孙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卡巴拉汀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卡巴拉汀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5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成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多奈哌齐治疗,25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卡巴拉汀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ADL、MMSE评分、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不良反应症状比较轻微。结论在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卡巴拉汀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比多奈哌齐高。

    作者:武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多烯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与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以多烯紫杉醇为基础实施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烯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缓解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70.97%,高于对照组缓解率3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紫杉醇与TAC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能够有效提高病灶缓解率。

    作者:付蕾;李潜;温一阳;胡金龙;陈雪姣;白冰;仓顺东;赵伟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工作所处的新环境及现状的分析,找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问题,结合广西某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创新能力实践平台”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模式。

    作者:杨鑫;邓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