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焕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分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观察组分诊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hs-cTn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冀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佝偻病的临床预防以及治疗方式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的120例小儿佝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儿使用了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对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48例显效,64例有效,8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全部患儿没有出现毒副作用,共有4例患儿有轻度腹泻症状。结论佝偻病应该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尽早开展治疗,使用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治疗效果突出,简单可行,可作为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综合治疗与毫火针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与毫火针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治疗联合毫火针治疗有利于效果的提升。
作者:周晓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9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相关临床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在相关临床情况的比较中,观察组患儿的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的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转归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雅卿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1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心理状态来提供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指导患者锻炼。结果全部患者都完成了手术治疗,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顺利出院。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综合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的成功几率比较高,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好。
作者:何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评价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4例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单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96%,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重症肺炎于我院就诊的共计64例患者经数字法分组。32例入选对照组,选用万古霉素治疗。余32例入选研究组,选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体温恢复、痰液颜色改变及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相对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效果较好,临床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候玉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模拟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学生共120人,随机将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60人)和模拟教学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模拟教学组采用以实践教学为主。两组课后均参加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拟教学组理论考试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合格率和不合格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拟教学组技能考核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合格率和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
作者:朱俊超;白文娅;黄昕;滕秀飞;杨延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ysC、hs-CRP水平及两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ysC、hs-CR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与各项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灵敏度高。
作者:薛峰;何攀;颜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单一莫沙必利以及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AMD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且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疗效显著。
作者:戚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比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组布比卡因麻醉,给予对照组罗哌卡因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达到高阻滞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金宗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45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并抽取146例女性同期非妊娠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前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可有效评估其凝血状况。
作者:刘彩丽;李岚;牛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归纳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的220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优质术中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收集,总结归纳临床对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的满意度是97.73%(215/220),研究中没有皮肤损伤、褥疮、术中低体温等等并发症出现,整体护理效果突出。结论根据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因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徐淑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喜炎平组4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发热下降或消退时间、疱疹缩小、消退时间、拒食、流涎消退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
作者:夏建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分组原则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饮食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30例,仅单纯应用神经营养弥可保注射液肌注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芪红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对比,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68,P=0.0001)。结论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功能,且药性温和,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玉玲;刘永强;贾彩肖;刘佳;马兰;罗海丽;李素苗;许云肖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与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6年5月收治3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治疗)及观察组(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各17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与手术治疗各有利弊,临床应合理选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房倩倩;范雪梅;高素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统计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术前佳矫正视力为(0.20±0.06);在手术后的1个月,佳矫正视力为(0.33±0.07);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为(0.52±0.09)。分析数据可知,患者术后的前房深度及视力均高于手术前,并与时间呈相关性,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展开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促进其前房深度的恢复及视力的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手术治疗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治疗组联合异丙酚、利多卡因麻醉,统计记录两组术中心率(M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生率。结果治疗组给药前HR、MAP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HR、MA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0%)低于对照组(3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率、平均动脉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国内众多知名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推进,然而这项教学改革牵扯广、力度大,过程中面临着巨大阻力和各种问题,包括教改机构是否有足够的权威性,课程设计是否可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充分体现,教师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是否便捷,学生能否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是否转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医学教育改革的成败。
作者:李志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