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何樱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1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心理状态来提供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指导患者锻炼。结果全部患者都完成了手术治疗,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顺利出院。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综合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的成功几率比较高,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中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3例,A组患者采集静脉血检验,B组患者采集末梢血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A组WBC低于B组,RBC、PLT、Hb、HCT检验值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CHC、MCV、MCH检验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集静脉血检验的结果优于采集末梢血的检验结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建;谈耀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3例胃癌术后并发胃肠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胃肠瘘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例胃癌术后并发胃肠瘘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3例胃肠瘘患者经积极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应积极加强护理观察,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胃肠瘘治愈率,重视腹腔引流管、营养支持、瘘口皮肤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基于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析

    目的:探讨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分组原则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饮食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30例,仅单纯应用神经营养弥可保注射液肌注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芪红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对比,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68,P=0.0001)。结论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功能,且药性温和,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玉玲;刘永强;贾彩肖;刘佳;马兰;罗海丽;李素苗;许云肖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在肿瘤标记物方面的应用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肿瘤标记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6月所接治的肝癌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使用电化学光分析检测,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比较CEA以及CA15-3两类肿瘤标记物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癌抗原15-3以及癌胚抗原都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检测阳性率CEA为95.00%,CA15-3为97.50%,对照组分别为60.00%、5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实现对肿瘤标记物的有效检测。

    作者:杨国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78/80),与对照组的90.00%(72/80)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保留C7、C2双侧半棘肌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实施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单开门手术相比,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姚帅辉;张陆;高胜军;姜岩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头穴透刺对脑梗死大鼠ET、IP3、Mg2+、PDGFR-β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脑梗死大鼠ET、IP3、Mg2+、PDGFR-β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造模;行头穴透刺,一般针刺,药物注射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ET、IP3、Mg2+、PDGFR-β。结果头穴透刺组明显提升大鼠PDGFR-β表达和降低ET、IP3、Mg2+的含量,与一般针刺组、药物治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透刺通过对ET、IP3、Mg2+、PDGFR-β调节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桑鹏;王顺;赵佳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评价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4例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单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96%,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医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行硫酸镁用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液粘度状况、不良反应、血压控制及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独进行治疗。

    作者:张海报;曹厚侠;张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翻转课堂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理论授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授课。两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参加理论考试,统计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并调查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授课老师对试验组学生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面、师生交流和整体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理论授课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提高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理论成绩和学习兴趣。

    作者:张兵;周强;张延卓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本文围绕全科医学的核心理念,结合目前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从全科医学的转型、学科内在发展和所承载的社会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临床二级学科发展、学科建设载体和特殊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分析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可行性;以教育部医学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主要切入点,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学科软实力等方面,分析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

    作者:李竞;刘诗宇;程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综合护理在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折后关节僵硬7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恢复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恢复优良率(92.1%)比对照组(76.2%)优秀,且对照组有并发症发生,而研究组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不仅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效果,还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穆向静;祭晓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JAK2/STAT3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JAK2/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5例和健康妇女2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妇女STAT3、BCL-XL及L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组STAT3、LIVIN和BCL-XL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的JAK2/STAT3通路处于活跃状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有一定的联系,临床上可以就此入手进一步研究和治疗。

    作者:吴松;郑桂霞;张艳辉;邢焱玲;任杰;王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随访观察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自愿参与随访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授权教育模式要求患者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授权教育后治疗的依从性、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资料、治疗依从性、尿路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出院后24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次数及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授权教育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能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依从治疗,明确并发症干预及观察方法,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并发症,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亲华;赵琳琳;高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喜炎平组4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发热下降或消退时间、疱疹缩小、消退时间、拒食、流涎消退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

    作者:夏建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及随访1年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TG、TC、HDL和LDL的比较,各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中再发脑梗死的人数13例,占8.67%。对照组中再发脑梗死的人数29例,占19.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可预防性治疗脑梗死患者,对预防再次脑梗死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李凤梨;滕继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5月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就诊资料,根据其所接受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接受专业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康复治疗过程中,配合专业护理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护理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患者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共90例,其中腰麻(A组)45例,硬膜外麻醉(B组)45例,回顾分析一般资料,并对术后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麻醉起效和痛觉消失时间及术后3 h、6 h、12 h VAS评分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后1 h VAS评分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腰麻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周子超;仲华根;田斌斌;韩进;夏小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穴位埋线疗法配合闭经汤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

    目的:深入探讨穴位埋线配合闭经汤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继发性闭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闭经汤治疗,观察组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性闭经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穴位埋线和闭经汤联合治疗整体效果较好。

    作者:陈丽;武永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因直肠癌于我院就诊的共计54例患者纳入研究,全部行直肠癌根治术。按术中麻醉不同分组,对照组有27例,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有27例,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较高,96.30%vs.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李继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