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埋线疗法配合闭经汤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

陈丽;武永飞

关键词:继发性闭经, 穴位埋线疗法, 闭经汤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穴位埋线配合闭经汤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继发性闭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闭经汤治疗,观察组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性闭经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穴位埋线和闭经汤联合治疗整体效果较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自血穴位注射结合天突穴拔火罐治疗变异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结合天突穴拔火罐治疗变异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变异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组加用自血穴位注射结合天突穴拔火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结合天突穴拔火罐可改善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3)与参照组(n=43),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1±1.0)分;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0±3.1)分,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息肉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高频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评价高频电切除术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高频电切除术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同时,试验组术中出血量(10.2±4.5)ml,手术时间(24.6±4.8)min,住院天数(8.9±1.3)d,均优于对照组[(153.7±18.4)ml、(58.7±8.2) min、(16.7±2.1)d)]。结论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

    作者:廖成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研讨在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实行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24例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且同时予以恩替卡韦,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6%、ALB为(32.27±2.37)g/L、TBIL为(29.28±3.27)μmol/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3%、ALB为(39.54±3.58)g/L、TBIL为(20.47±2.89)μmol/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恩替卡韦应用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后效果。

    作者:孙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食管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在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小儿腹泻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2.55%和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小儿腹泻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S-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沟通技巧对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在临床中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中护理沟通技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以包括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在内的护理沟通技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1.43%),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沟通技巧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孙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接受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1例,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并设置其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接受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11例,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在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诸如皮下血肿、感染、血栓形成和局部血管硬化)指标对比下,发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之后,有效地解决了自身的问题,相比于未接受护理实施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来说,在降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透析生活质量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除此之外,也有效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到了丰富,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于汪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焦虑评分是(31.58±11.04)分,心率是(91.02±10.17)次/min,血压是(95.29±11.38)mm Hg,对照组为(42.49±10.15)分、(109.68±13.41)次/min、(112.06±13.42)mm Hg,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樊爱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药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单一莫沙必利以及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手术治疗的21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后诊断为VTE组患者34例,其余176例患者未诊断为VTE为对照组。分析可能导致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筛选出7个因素包括年龄、BMI、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输血史、肿瘤分期、肿瘤种类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VTE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BMI、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VTE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蔡琼;赵淑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动态血压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比较5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第1 d、第7 d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患者第1 d与第7 d的各项血压指标比较,P<0.05,血压昼夜节律对比,P>0.05。预后不同两组间血压对比,P>0.05,血压昼夜节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不需积极降压治疗,需维持血压昼夜节律。

    作者:马赟英;关兰芳;陈欣;尹少华;李淑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随访观察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自愿参与随访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授权教育模式要求患者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授权教育后治疗的依从性、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资料、治疗依从性、尿路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出院后24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次数及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授权教育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能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依从治疗,明确并发症干预及观察方法,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并发症,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亲华;赵琳琳;高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脑外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脑外科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对策。方法我院脑外科于2013年开始实施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有效防范对策的活动,对活动实施前后的医疗纠纷事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活动实施后的医疗纠纷事件少于活动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脑外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给予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纠纷事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孔维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78/80),与对照组的90.00%(72/80)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较好。

    作者:任华;闫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AMD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且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疗效显著。

    作者:戚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以健康成人为对象,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胱抑素C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成人256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与血清生化检验,根据颈动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80例)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176例),对两组血清胱抑素C含量及其他指标变化,并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舒张压、收缩压、胱抑素C、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或)斑块形成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相关性未得到充分证实,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丁国华;董业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23份标本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2823份血清标本中,TPPA方法检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94例,阳性检出率为3.33%,以该方法检测结果为标准;CLIA法同TPPA方法检测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为98.94%,阴性符合率为99.63%,总符合率为99.61%;ELISA法同TPPA方法比较,阳性符合率为91.49%,阴性符合率为99.45%,总符合率为99.19%。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客观,易分析等优点,能够为梅毒血清学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伟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