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
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中治疗胃溃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的12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0例,对照组使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6.67%,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时间和痊愈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有效率高,安全性高,见效快。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释放性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释放性心理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结果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VAS、SAS及SDS评分均降低,释放性心理护理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释放性心理护理可降低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改善负性情绪。
作者:邓桂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配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尿潴留性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58例尿潴留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2个月后膀胱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比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可见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可见实验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间歇性导尿配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尿潴留性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过程可减少膀胱残留尿量,总体效果较好。
作者:张小琴;李瑞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胶囊(普乐可复)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岁男性患者,抗排斥反应治疗后,输血后,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和皮疹,经地塞米松、葡萄酸钙、甲强龙治疗无效后。使用普乐可复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但出现失语现象,停药后,语言恢复,恢复口服2 mg剂量,未再出现神经症状。结果经普乐可复治疗后出现失语现象,经剂量调整和护理后,该患者病愈出院。结论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可用于患者抗排斥反应的治疗,易出现失语,需谨慎用药且密切观察,精心护理。
作者:徐海波;吴立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受伤特征和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市医院接受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1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0~24个月。所有患者颈椎复位内固定满意,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有2例JOA评分10分,患者症状较重,由于脊髓已造成永久不可逆性损伤,术后症状恢复不明显。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气管或食管损伤等术中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固定,矫正屈曲畸形及椎体移位效果明显。
作者:隋雨新;冷辉;吴景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本文介绍了大规模网络课程即“慕课”的概念、发展、同时阐述了其具有开放价廉、主观能动、可以交互式学习的特点;并且论述了当前骨科临床教学所具有的直观复杂性、强专业性、强实践性及知识、技术更新迅速的特点,认识到了目前骨科临床继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大规模网络课程的到来给提高和改进骨科的临床继续教育创造了机遇,同时也认识到要充分利用大规模的网络课程即慕课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对骨科的临床继续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薛建利;樊李瀛;兰宾尚;程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噻氯匹定治疗,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唐慧;闫弘睿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合并化疗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加入平消胶囊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发生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平消胶囊能够有效降低毒副反应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薇;靳纪强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接受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1例,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并设置其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接受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11例,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在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诸如皮下血肿、感染、血栓形成和局部血管硬化)指标对比下,发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之后,有效地解决了自身的问题,相比于未接受护理实施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患者来说,在降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透析生活质量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除此之外,也有效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到了丰富,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于汪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保留椎板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保留椎板的椎管减压术,对照组35例则采用传统椎管减压术。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椎板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微创、疗效好等特点。
作者:周继承;王丽娟;冯国萍;刘世霞;刘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佝偻病的临床预防以及治疗方式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的120例小儿佝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儿使用了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对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48例显效,64例有效,8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全部患儿没有出现毒副作用,共有4例患儿有轻度腹泻症状。结论佝偻病应该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尽早开展治疗,使用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治疗效果突出,简单可行,可作为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个性化宣教效果。方法腹膜透析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宣教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5例,护理满意度为83.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宣教降低了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钦玉;刘英俊;黄秀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健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洁;张庆格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全麻的30例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为患者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则使用等量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结果观察组用药后5 min、10 min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丙泊酚用量,观察组也较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效应,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丙泊酚用药量。
作者:田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前,冠状动脉CT成像(CCTA)已成为冠心病的诊断、排查以及治疗后为重要的无创影像检查手段。为了适应冠脉外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心外科专科医师接受系统的冠状动脉CT成像培训学习。在该类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重视心外科临床医生冠状动脉CT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配以大量的读片实战演练,以及和冠状动脉造影相结合,更需要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为了让年轻的心外科专科医师尽快地熟练掌握CCTA,做了一系列的教学尝试和总结。
作者:王睿;陈鑫;徐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0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1~10月,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超;徐本文;周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患者髋关节评分得到较好的提升,且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可靠,在早期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猛;苗国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以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模式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程玲;程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因直肠癌于我院就诊的共计54例患者纳入研究,全部行直肠癌根治术。按术中麻醉不同分组,对照组有27例,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有27例,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较高,96.30%vs.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李继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