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宣教方案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林钦玉;刘英俊;黄秀芬

关键词:腹膜透析, 健康教育,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个性化宣教效果。方法腹膜透析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宣教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5例,护理满意度为83.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宣教降低了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工作所处的新环境及现状的分析,找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问题,结合广西某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创新能力实践平台”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科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模式。

    作者:杨鑫;邓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12月30日我院收治的9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6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6例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2.61%(38/46),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83%(45/46)。结论经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高,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旭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研究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全麻的30例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为患者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则使用等量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结果观察组用药后5 min、10 min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丙泊酚用量,观察组也较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效应,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丙泊酚用药量。

    作者:田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多媒体视频技术联合实际案例教学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具活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本文通过收集各种临床典型视频资料,建立儿科学多媒体视频案例教学资源库,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在所收集的资源库中有目的地选择相关教学素材,设计、制作出适合随堂教学、临床见习及实习的实用性课件,该课件案例视频真实、生动、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较为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达到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晓莉;樊海珊;郝青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受D2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行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者40例(研究组),术中仅行常规腹腔冲洗者40例(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3~4周按mFOLFOX6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肿瘤标志物CEA与CA19-9变化,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CEA与CA19-9均有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外周血CEA、CA19-9的水平,降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提高3年生存率。

    作者:贺阳;宋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氯沙坦钾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75.61%),治疗后SBP(125±7.6)mm Hg、DBP(77±5.8) mm Hg、UA(368±34.1)μmol/ L低于对照组SBP(138±9.5)mm Hg、DBP(86±7.5)mm Hg、UA(438±48.7)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明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卡巴拉汀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卡巴拉汀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5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成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多奈哌齐治疗,25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卡巴拉汀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ADL、MMSE评分、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不良反应症状比较轻微。结论在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卡巴拉汀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比多奈哌齐高。

    作者:武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足月顺产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足月顺产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足月顺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足月顺产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足月顺产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足月顺产产妇产后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产后康复。

    作者:崔红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佝偻病的临床预防以及治疗方式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的120例小儿佝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儿使用了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对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48例显效,64例有效,8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全部患儿没有出现毒副作用,共有4例患儿有轻度腹泻症状。结论佝偻病应该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尽早开展治疗,使用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治疗效果突出,简单可行,可作为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应用于神经衰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78/80),与对照组的90.00%(72/80)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内蒙古中医医院进行生化检验的2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检验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120例,常规组(2015年7月~2016年1月)给予常规方法控制,实验组(2016年2~7月)给予综合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质量控制之后,三查七对未执行、标本送至检验时间延迟、标本留取例数不正确、动脉血误抽等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比未执行之前状况有所好转,实验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关亚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龋齿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龋齿的药物、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26例龋齿患者,采取药物治疗8例、再矿化治疗8例、窝沟封闭治疗1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6例龋齿患者经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治疗后,治愈者16例,好转者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结论对龋齿患者中的龋易感者、早期龋仅有牙釉质受累,无牙齿实质性缺损,或缺损较小,均可采用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治疗,简单便捷,且损伤、痛苦小,以预防龋病的发生或终止龋齿的发展。

    作者:邱艳梅;石景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以健康成人为对象,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胱抑素C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成人256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与血清生化检验,根据颈动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80例)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176例),对两组血清胱抑素C含量及其他指标变化,并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舒张压、收缩压、胱抑素C、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或)斑块形成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相关性未得到充分证实,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丁国华;董业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在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过程中实行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4例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参照组患者治疗中实行我院常规血液透析疗法,实验组患者治疗中实行血液透析滤过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血液透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白蛋白(37.25±2.45)g/L、Kt/V(1.45±0.14)、并发症发生率3.70%均优于参照组白蛋白(30.25±2.04)g/L、Kt/V (0.73±0.15)、并发症发生率22.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血液透析滤过应用在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

    作者:张晓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喜炎平组4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发热下降或消退时间、疱疹缩小、消退时间、拒食、流涎消退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

    作者:夏建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640层容积CT增强扫描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长期饮酒患者肝脏CT增强扫描结果与化验室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例男性患者肝/脾CT比值>1,肝功能正常,6例肝脏实质密度均匀,肝内管状系统显示较清晰,肝/脾CT比值≤1.0但>0.7者为轻度脂肪肝,22例肝左叶、右叶或局灶肝组织密度减低,肝内管状系统显示模糊或不清肝/脾CT比值≤0.7但>0.5者为中度脂肪肝;6例患者肝实质密度弥漫性减低,肝内胆管系统湮没在肝实质内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脂肪肝。结论 VCT增强扫描为酒精肝患者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检查手段。

    作者:姜涛;李波;王凯;葛新然;王金珠;周忠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早期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ABO-HDN新生儿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ABO-HDN新生儿3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给予不同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高峰值持续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IVIG治疗ABO-HDN新生儿效果较好。

    作者:郭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及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防治。方法选择4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急性脑卒中患者但未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心理反应、GCS昏迷评分和禁食等差异;观察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预后,探讨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中年龄≥70岁患者84.00%、应用糖皮质激素22.50%、存在不良心理反应60.00%、GCS评分<8分40.00%、禁食45.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5.00%、10.00%、30.00%、15.00%、12.50%(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22.57±4.56)d,死亡5例(12.50%,5/40)高于对照组的(15.09±2.47)d、0例(0.00%,0/40)(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病程中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要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并积极预防。

    作者:纪祥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影响科室护理文书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科室护理文书质量缺陷的原因。方法2013年7月~2014年6月每月随机抽查40份护理病历,共480份进行质量督查,对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全科护士进行了3个月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规范培训整改。2014年10月~2015年9月再次每月随机抽查40份,共480份护理病历进行质量督查。结果通过培训前后比较,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合格率由78.1%提高到92.7%。结论影响肝胆胃肠外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原因主要是培训力度不够、专科知识缺乏、督查力度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通过针对影响护理记录质量的原因,实施整改对策,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

    作者:顾梅丽;黄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APP途径的建立

    目的:分析目前“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APP现状,为“互联网+医疗”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提供新的实践。方法筛选简洁、易用并且具有健康档案录入功能的移动医疗APP,在内科病区选择2种慢性病各30例患者进行移动医疗APP慢病管理功能的应用,在外科病区和康复病区各选择30例患者进行移动医疗APP治疗追踪和术后康复功能的应用,通过问卷和电话方式收集医生和患者对2种移动医疗APP的使用感受和改进意见,由多科室参与评估,筛选出一种符合临床实际的移动医疗APP。结果通过120例患者反馈的使用感受以及体验结果,其中APP1好评与用户体验良好。结论“互联网+医疗”服务方式能优化目前医院的传统就医模式,为患者在二次就医和慢病预防方面提供便捷、快速的病史查询和病情追踪服务,提高医疗沟通效率,优化医疗资源。

    作者:于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