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顺产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崔红雨

关键词:康复护理, 足月顺产,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足月顺产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足月顺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足月顺产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足月顺产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足月顺产产妇产后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产后康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Orem自理理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Orem自理理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加Orem自理理论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脑梗死患者护理之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73.24±4.26)分,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的(61.23±6.78)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1.08±4.37)d,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的(31.96±7.33)d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效果较好。

    作者:杨影;王春燕;李侠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12月30日我院收治的9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6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6例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2.61%(38/46),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83%(45/46)。结论经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高,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旭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流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伍新生化颗粒。对比两组的流产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完全流产率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能够提升完全流产率、优化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效果显著。

    作者:肖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药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习状态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并分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习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1~3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消极高唤醒得分高,说明中医药类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焦虑”“羞愧”和“气愤”情绪;不同学习成绩、年级、高考专业志愿及学业辅导需求学生在学业情绪4个维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习成绩越优秀、年级越低、专业兴趣及学业辅导需求越高的学生学业情绪正向分布越高,态度越积极。

    作者:李玮;赵娜;孙茂;杜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分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观察组分诊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hs-cTn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冀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行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对照组(44例)行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PG、餐后2 h血糖、HbAlc分别为(7.70±2.53)mmol/L、(6.33±0.34) mmol/L、(7.80±1.2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药物安全性指标、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效果相似,且不影响胰岛素及肝功能,药物安全性高。

    作者:杨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声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的评估

    目的:探讨超声用于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1月本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程<10年者46例,病程≥10年者34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X线和超声定量检测。结果在病程<10年的46例患者中,双能X线和超声结果一致性分析K=0.28,一致性较差。在病程≥10年的34例患者中,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分析K=0.80,一致性较高。结论超声在病程≥10年的强制性脊柱炎的骨质疏松中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孙红杰;丛树国;李旭光;藤东时;王莉莉;肖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3)与参照组(n=43),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1±1.0)分;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0±3.1)分,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并研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4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回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回归,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作者:魏桂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PDCA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以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模式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程玲;程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观察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EVOS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显著。

    作者:杨爱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探究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骨搬运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3%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82.45%高且效果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骨痂牵拉时间(44.38±3.42)d,少于对照组的(75.62±3.21)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以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法,能很大程度上缩短其治疗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鞠海洋;孙鹏;吴青松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3年6月~2016年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78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血塞通治疗,实验组39例患者实施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7%,低于实验组(92.31%);且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王英;陈孝东;王元伟;鲍俊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患者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肝胆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鑫;高再生;刘春庆;张悦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模拟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模拟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学生共120人,随机将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60人)和模拟教学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模拟教学组采用以实践教学为主。两组课后均参加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拟教学组理论考试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合格率和不合格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拟教学组技能考核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合格率和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

    作者:朱俊超;白文娅;黄昕;滕秀飞;杨延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增强核磁共振注射及有效护理

    目的:对增强核磁共振注射药及有效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选取38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3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接受全方位护理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4/193)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25%(12/193)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495,P=0.007)。结论给予患者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注射及全方位护理措施,一方面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扫描成功率。

    作者:陈秀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循证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出现的新的医学影像实践模式,强调要在研究证据和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医学影像的诊疗工作。循证医学的发展,推动着传统医学影像学模式向循证医学影像模式的转变,同时,也对医学影像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段晓岷;于彤;洪天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受D2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行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者40例(研究组),术中仅行常规腹腔冲洗者40例(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3~4周按mFOLFOX6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肿瘤标志物CEA与CA19-9变化,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CEA与CA19-9均有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外周血CEA、CA19-9的水平,降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提高3年生存率。

    作者:贺阳;宋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LBL与P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目的:对比分析LBL与P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胸外科医学生共130名,将其按照授课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5名学生,观察组用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用LBL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基本技能、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总体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更好,学生的满意度更高。

    作者:罗洞波;孙晓宏;吕红博;孙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

    目的:总结归纳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的220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优质术中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收集,总结归纳临床对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的满意度是97.73%(215/220),研究中没有皮肤损伤、褥疮、术中低体温等等并发症出现,整体护理效果突出。结论根据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因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徐淑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