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鞠海洋;孙鹏;吴青松

关键词:骨伤复原汤, 骨搬运技术, 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骨搬运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3%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82.45%高且效果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骨痂牵拉时间(44.38±3.42)d,少于对照组的(75.62±3.21)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以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法,能很大程度上缩短其治疗时间,疗效确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JAK2/STAT3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JAK2/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5例和健康妇女2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妇女STAT3、BCL-XL及L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组STAT3、LIVIN和BCL-XL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的JAK2/STAT3通路处于活跃状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有一定的联系,临床上可以就此入手进一步研究和治疗。

    作者:吴松;郑桂霞;张艳辉;邢焱玲;任杰;王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个性化宣教方案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个性化宣教效果。方法腹膜透析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宣教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5例,护理满意度为83.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宣教降低了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钦玉;刘英俊;黄秀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以健康成人为对象,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胱抑素C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成人256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与血清生化检验,根据颈动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80例)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176例),对两组血清胱抑素C含量及其他指标变化,并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舒张压、收缩压、胱抑素C、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或)斑块形成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相关性未得到充分证实,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丁国华;董业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在需要静脉输液患儿中采取护理管理干预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的300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静脉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幼患儿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的分析

    目的:探究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12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无痛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卢春芝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静脉化疗患者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价值探析

    目的:探究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应用于静脉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肿瘤科2014年3月~2015月3月收治的静脉化疗患者5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行常规静脉注射护理,研究组实行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化疗患者中实行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发生症并发率。

    作者:蒋雪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加强病房巡视对住院老年患者呼叫器使用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病房巡视对住院老年患者呼叫器使用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大庆市人民医院多个科室住院的200例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在实验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病房巡视。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呼叫器使用情况和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呼叫器使用率(45%)低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与护理干预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病房巡视,可降低呼叫器的使用率,减少病区噪音,有利于营造安静的住院环境,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晓杰;卓春梅;张舒;柳琳;吴忠刚;肖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PDCA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以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模式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程玲;程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

    目的:评估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10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研究客观缓解率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63.16%、29.41%(P<0.05),DCR分别为89.47%、84.3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多为骨髓抑制,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更为常见。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或奥沙利铂均可用于复发上皮性卵巢癌,毒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曹磊;朱林;张梅玲;刘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若干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分别行宫颈环形电切术,以及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较优,如提升治疗有效性,促进创面愈合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在治疗慢性宫颈炎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基于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析

    目的:探讨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分组原则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饮食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30例,仅单纯应用神经营养弥可保注射液肌注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芪红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对比,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68,P=0.0001)。结论芪红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功能,且药性温和,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玉玲;刘永强;贾彩肖;刘佳;马兰;罗海丽;李素苗;许云肖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S-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痛患者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痛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腹痛患者的临床寒邪内阻型、湿热壅滞型、饮食停滞型等进行辩证治疗及分析。结果本组腹痛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治愈23例,显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腹痛患者行针对性的中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李秀红;鞠小凯;韩淑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后路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受伤特征和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市医院接受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1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0~24个月。所有患者颈椎复位内固定满意,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有2例JOA评分10分,患者症状较重,由于脊髓已造成永久不可逆性损伤,术后症状恢复不明显。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气管或食管损伤等术中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固定,矫正屈曲畸形及椎体移位效果明显。

    作者:隋雨新;冷辉;吴景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导磁共振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正常乳腺者作为甲组,4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乙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丙组,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三组同一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s/mm2时,准确性为73.75%,800 s/mm2时,准确性为80.00%,1200 s/mm2时,准确性为87.50%,不同b值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其中b值=1200 s/mm2准确性高。结论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金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综合治疗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综合治疗与毫火针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与毫火针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治疗联合毫火针治疗有利于效果的提升。

    作者:周晓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头穴透刺对脑梗死大鼠ET、IP3、Mg2+、PDGFR-β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脑梗死大鼠ET、IP3、Mg2+、PDGFR-β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造模;行头穴透刺,一般针刺,药物注射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ET、IP3、Mg2+、PDGFR-β。结果头穴透刺组明显提升大鼠PDGFR-β表达和降低ET、IP3、Mg2+的含量,与一般针刺组、药物治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透刺通过对ET、IP3、Mg2+、PDGFR-β调节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桑鹏;王顺;赵佳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早期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ABO-HDN新生儿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ABO-HDN新生儿3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给予不同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高峰值持续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IVIG治疗ABO-HDN新生儿效果较好。

    作者:郭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及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防治。方法选择4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急性脑卒中患者但未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心理反应、GCS昏迷评分和禁食等差异;观察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预后,探讨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中年龄≥70岁患者84.00%、应用糖皮质激素22.50%、存在不良心理反应60.00%、GCS评分<8分40.00%、禁食45.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5.00%、10.00%、30.00%、15.00%、12.50%(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22.57±4.56)d,死亡5例(12.50%,5/40)高于对照组的(15.09±2.47)d、0例(0.00%,0/40)(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病程中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要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并积极预防。

    作者:纪祥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影响科室护理文书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科室护理文书质量缺陷的原因。方法2013年7月~2014年6月每月随机抽查40份护理病历,共480份进行质量督查,对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全科护士进行了3个月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规范培训整改。2014年10月~2015年9月再次每月随机抽查40份,共480份护理病历进行质量督查。结果通过培训前后比较,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合格率由78.1%提高到92.7%。结论影响肝胆胃肠外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原因主要是培训力度不够、专科知识缺乏、督查力度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通过针对影响护理记录质量的原因,实施整改对策,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

    作者:顾梅丽;黄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