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晗

关键词:米非司酮, 新生化颗粒, 药物流产
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流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伍新生化颗粒。对比两组的流产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完全流产率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能够提升完全流产率、优化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效果显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研讨在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实行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24例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且同时予以恩替卡韦,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6%、ALB为(32.27±2.37)g/L、TBIL为(29.28±3.27)μmol/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3%、ALB为(39.54±3.58)g/L、TBIL为(20.47±2.89)μmol/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恩替卡韦应用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后效果。

    作者:孙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循证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出现的新的医学影像实践模式,强调要在研究证据和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医学影像的诊疗工作。循证医学的发展,推动着传统医学影像学模式向循证医学影像模式的转变,同时,也对医学影像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段晓岷;于彤;洪天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加强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

    目的:分析加强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医院进行生化检验的216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生化检验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普通组,普通组(2015年6~12月)108例进行常规的质量控制管理,试验组(2016年1~6月)108例给予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比对两组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分析前帮助医师选择检验项目并填写好申请书,并加强标本的采集、标本保存、标本运送过程中的管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措施,重视生化检验分析之后的管理,通过这些管理措施,试验组的管理效果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生化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能够更好服务患者的治疗。

    作者:马毅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配合体会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保肛手术56例患者并对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8.6±27.6) min,出血量35~100 ml,平均(53.3±3.6)ml,无死亡病例。结论为确保手术成功,需充分做到良好的术前沟通以及术中密切配合,缩短操作时间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海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

    目的:观察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所有伤口Ⅰ期愈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MIPPO技术插入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效果理想,固定确切可靠。

    作者:廉洪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食管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在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喜炎平组4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发热下降或消退时间、疱疹缩小、消退时间、拒食、流涎消退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

    作者:夏建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较好。

    作者:任华;闫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翻转课堂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理论授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授课。两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参加理论考试,统计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并调查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授课老师对试验组学生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面、师生交流和整体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理论授课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提高麻醉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理论成绩和学习兴趣。

    作者:张兵;周强;张延卓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在肿瘤标记物方面的应用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肿瘤标记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6月所接治的肝癌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使用电化学光分析检测,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比较CEA以及CA15-3两类肿瘤标记物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癌抗原15-3以及癌胚抗原都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检测阳性率CEA为95.00%,CA15-3为97.50%,对照组分别为60.00%、5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实现对肿瘤标记物的有效检测。

    作者:杨国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血清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ysC、hs-CRP水平及两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ysC、hs-CR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与各项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灵敏度高。

    作者:薛峰;何攀;颜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分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观察组分诊及冠脉再灌注治疗时间、hs-cTn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冀振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1例allo-HSCT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后出现失语的护理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胶囊(普乐可复)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岁男性患者,抗排斥反应治疗后,输血后,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和皮疹,经地塞米松、葡萄酸钙、甲强龙治疗无效后。使用普乐可复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但出现失语现象,停药后,语言恢复,恢复口服2 mg剂量,未再出现神经症状。结果经普乐可复治疗后出现失语现象,经剂量调整和护理后,该患者病愈出院。结论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可用于患者抗排斥反应的治疗,易出现失语,需谨慎用药且密切观察,精心护理。

    作者:徐海波;吴立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统计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术前佳矫正视力为(0.20±0.06);在手术后的1个月,佳矫正视力为(0.33±0.07);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为(0.52±0.09)。分析数据可知,患者术后的前房深度及视力均高于手术前,并与时间呈相关性,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展开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促进其前房深度的恢复及视力的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不同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探析不同护理服务运用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5.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58%、8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优质护理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颜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导磁共振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正常乳腺者作为甲组,4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乙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丙组,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三组同一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s/mm2时,准确性为73.75%,800 s/mm2时,准确性为80.00%,1200 s/mm2时,准确性为87.50%,不同b值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其中b值=1200 s/mm2准确性高。结论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金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沟通技巧对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在临床中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中护理沟通技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以包括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在内的护理沟通技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1.43%),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沟通技巧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孙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的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45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并抽取146例女性同期非妊娠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前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可有效评估其凝血状况。

    作者:刘彩丽;李岚;牛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下肢主要静脉的应用解剖分析

    目的:通过解剖成人下肢,并观察下肢静脉,为下肢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挑取成人下肢140侧,解剖观察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走行、长度、属支并测量分析其特别点外径等指标。结果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长度分别为(70.98±0.84)cm、(28.94±0.6)cm、(13.57±2.36)cm;大隐静脉内踝尖平面、平股骨内侧髁上缘平面及隐股点外径分别为(1.09±0.37)cm,(1.58±0.75) cm,(2.06±0.49)cm;股静脉起点、股三角尖处及终点外径各为(1.73±0.86)cm,(1.74±0.56)cm,(2.05±0.97)cm;腘静脉起点、中点及终点外径各为(1.53±0.49)cm,(1.58±0.92)cm,(1.63±0.81) cm。结论通过对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解剖观测,为这些静脉的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穆志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所致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片、克罗米芬、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 E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的中药联合上述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0.9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法治疗免疫性不孕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吴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