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夏建文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 喜炎平, 利巴韦林
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喜炎平组4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发热下降或消退时间、疱疹缩小、消退时间、拒食、流涎消退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统计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术前佳矫正视力为(0.20±0.06);在手术后的1个月,佳矫正视力为(0.33±0.07);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为(0.52±0.09)。分析数据可知,患者术后的前房深度及视力均高于手术前,并与时间呈相关性,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展开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促进其前房深度的恢复及视力的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重症肺炎于我院就诊的共计64例患者经数字法分组。32例入选对照组,选用万古霉素治疗。余32例入选研究组,选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体温恢复、痰液颜色改变及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相对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效果较好,临床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候玉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早期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ABO-HDN新生儿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ABO-HDN新生儿3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给予不同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高峰值持续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IVIG治疗ABO-HDN新生儿效果较好。

    作者:郭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血液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探讨

    目的:研究在血液病患者PICC护理中实行PDCA护理管理程序的影响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血液病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1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我院常规传统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3%、导管留置时间(138.27±10.27) min、护理满意度100%,优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07%、导管留置时间(110.24±11.36) min、护理满意度87.80%,经检验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在血液病患者PICC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玉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3年6月~2016年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78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血塞通治疗,实验组39例患者实施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7%,低于实验组(92.31%);且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王英;陈孝东;王元伟;鲍俊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受D2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行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者40例(研究组),术中仅行常规腹腔冲洗者40例(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3~4周按mFOLFOX6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肿瘤标志物CEA与CA19-9变化,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CEA与CA19-9均有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外周血CEA、CA19-9的水平,降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提高3年生存率。

    作者:贺阳;宋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药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单一莫沙必利以及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在肿瘤标记物方面的应用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肿瘤标记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6月所接治的肝癌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使用电化学光分析检测,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比较CEA以及CA15-3两类肿瘤标记物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癌抗原15-3以及癌胚抗原都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检测阳性率CEA为95.00%,CA15-3为97.50%,对照组分别为60.00%、5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实现对肿瘤标记物的有效检测。

    作者:杨国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2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6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甘露醇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肿胀情况。

    作者:王雪;王忠;邱明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多媒体视频技术联合实际案例教学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具活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本文通过收集各种临床典型视频资料,建立儿科学多媒体视频案例教学资源库,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在所收集的资源库中有目的地选择相关教学素材,设计、制作出适合随堂教学、临床见习及实习的实用性课件,该课件案例视频真实、生动、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较为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达到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晓莉;樊海珊;郝青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内蒙古中医医院进行生化检验的2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检验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120例,常规组(2015年7月~2016年1月)给予常规方法控制,实验组(2016年2~7月)给予综合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质量控制之后,三查七对未执行、标本送至检验时间延迟、标本留取例数不正确、动脉血误抽等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比未执行之前状况有所好转,实验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关亚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导磁共振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正常乳腺者作为甲组,4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乙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丙组,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三组同一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b值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 s/mm2时,准确性为73.75%,800 s/mm2时,准确性为80.00%,1200 s/mm2时,准确性为87.50%,不同b值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其中b值=1200 s/mm2准确性高。结论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超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金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保留椎板椎管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保留椎板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保留椎板的椎管减压术,对照组35例则采用传统椎管减压术。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椎板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微创、疗效好等特点。

    作者:周继承;王丽娟;冯国萍;刘世霞;刘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

    目的:总结归纳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的220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优质术中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收集,总结归纳临床对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的满意度是97.73%(215/220),研究中没有皮肤损伤、褥疮、术中低体温等等并发症出现,整体护理效果突出。结论根据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因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徐淑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怀度及护理策略。方法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和实验组(4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家庭关怀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在成长度、适应度、亲密度、合作度以及情感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有效提高,进而改善患者病情,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刘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我院行长期输液或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分析其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发生静脉置管感染,4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结论在给予患者深静脉置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标准,加强对导管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导管并发症的防范意识,以降低临床中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任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胆道结石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12月我院的90例腹腔镜胆道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5例,研究组使用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此次研究中,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按照住院治疗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传感的出现率(90.91%)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沈金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并研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4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回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回归,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作者:魏桂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行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对照组(44例)行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PG、餐后2 h血糖、HbAlc分别为(7.70±2.53)mmol/L、(6.33±0.34) mmol/L、(7.80±1.2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药物安全性指标、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进口甘精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效果相似,且不影响胰岛素及肝功能,药物安全性高。

    作者:杨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