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卿
目的:对比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组布比卡因麻醉,给予对照组罗哌卡因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达到高阻滞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金宗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归纳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的220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优质术中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收集,总结归纳临床对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的满意度是97.73%(215/220),研究中没有皮肤损伤、褥疮、术中低体温等等并发症出现,整体护理效果突出。结论根据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因此老年患者术中护理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徐淑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23份标本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2823份血清标本中,TPPA方法检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94例,阳性检出率为3.33%,以该方法检测结果为标准;CLIA法同TPPA方法检测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为98.94%,阴性符合率为99.63%,总符合率为99.61%;ELISA法同TPPA方法比较,阳性符合率为91.49%,阴性符合率为99.45%,总符合率为99.19%。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客观,易分析等优点,能够为梅毒血清学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伟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75.61%),治疗后SBP(125±7.6)mm Hg、DBP(77±5.8) mm Hg、UA(368±34.1)μmol/ L低于对照组SBP(138±9.5)mm Hg、DBP(86±7.5)mm Hg、UA(438±48.7)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明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喜炎平组4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发热下降或消退时间、疱疹缩小、消退时间、拒食、流涎消退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
作者:夏建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胆道结石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12月我院的90例腹腔镜胆道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5例,研究组使用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此次研究中,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并研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4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回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透析前慢性肾病护理管理,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回归,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作者:魏桂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0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1~10月,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超;徐本文;周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评价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4例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单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96%,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药多途径给药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遗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中药组和中药联合心理疏导组,每组各1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中药联合心理疏导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中药联合心理疏导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多途径给药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荻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卡巴拉汀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5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成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多奈哌齐治疗,25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卡巴拉汀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ADL、MMSE评分、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不良反应症状比较轻微。结论在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卡巴拉汀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比多奈哌齐高。
作者:武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比较5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第1 d、第7 d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患者第1 d与第7 d的各项血压指标比较,P<0.05,血压昼夜节律对比,P>0.05。预后不同两组间血压对比,P>0.05,血压昼夜节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不需积极降压治疗,需维持血压昼夜节律。
作者:马赟英;关兰芳;陈欣;尹少华;李淑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若干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分别行宫颈环形电切术,以及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较优,如提升治疗有效性,促进创面愈合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在治疗慢性宫颈炎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本文围绕全科医学的核心理念,结合目前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从全科医学的转型、学科内在发展和所承载的社会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临床二级学科发展、学科建设载体和特殊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分析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可行性;以教育部医学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主要切入点,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学科软实力等方面,分析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
作者:李竞;刘诗宇;程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模拟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学生共120人,随机将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60人)和模拟教学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模拟教学组采用以实践教学为主。两组课后均参加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拟教学组理论考试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合格率和不合格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拟教学组技能考核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合格率和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
作者:朱俊超;白文娅;黄昕;滕秀飞;杨延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3)与参照组(n=43),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1±1.0)分;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0±3.1)分,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全麻的30例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为患者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则使用等量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结果观察组用药后5 min、10 min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丙泊酚用量,观察组也较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效应,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丙泊酚用药量。
作者:田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法)和实验组(阿奇霉素治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整理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7%,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患有支原体感染疾病后,除了常规治疗外,应增加阿奇霉素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童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通过解剖成人下肢,并观察下肢静脉,为下肢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挑取成人下肢140侧,解剖观察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走行、长度、属支并测量分析其特别点外径等指标。结果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长度分别为(70.98±0.84)cm、(28.94±0.6)cm、(13.57±2.36)cm;大隐静脉内踝尖平面、平股骨内侧髁上缘平面及隐股点外径分别为(1.09±0.37)cm,(1.58±0.75) cm,(2.06±0.49)cm;股静脉起点、股三角尖处及终点外径各为(1.73±0.86)cm,(1.74±0.56)cm,(2.05±0.97)cm;腘静脉起点、中点及终点外径各为(1.53±0.49)cm,(1.58±0.92)cm,(1.63±0.81) cm。结论通过对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解剖观测,为这些静脉的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穆志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观察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648.32±50.29)IU/L、(1169.10±157.48) IU/L]高于对照组[(79.05±4.65)IU/L(、103.51±7.03)IU/L](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与脂肪酶可有效诊断急性胰腺炎。
作者:王旭辉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