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肾内科疾病的效果

孙妍妍;王晶;张小东;张晓喧

关键词:来氟米特, 肾内科疾病,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深入观察来氟米特在肾内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肾内科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40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为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来氟米特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肾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来氟米特药物不仅治疗效果好,具有免疫抑制效果,而且能有效提高抗感染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脑梗塞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评分优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经比较均P< 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马玉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测血压方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自测血压方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n=72),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自测血压方式.比较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遵医行为及用药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血压控制收缩压与舒张压更优(P<0.05);研究组干预过后的使用药物依从率、血压掌控的达标率与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自测血压的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于潇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沣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劳拉西泮联合文法拉辛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西泮联合文法拉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SAS、HAMA、TESS评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T和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劳拉西泮治疗,奥沙西泮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松;金梅香;谭兴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HPLC测定茶多酚与葡萄柚提取物混合前后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

    茶多酚、葡萄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儿茶素、柚皮苷,通过HPLC测定两者主要成分儿茶素及柚皮苷混合前后峰面积的比值,进一步推测混合前后儿茶素及柚皮苷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儿茶素中单体与混合后峰面积比值≈1.07,柚皮苷中单体与混合后峰面积比值≈1.06,混合物中单体峰面积总和与混合后总峰面积比值≈1.07.荼多酚与葡萄柚提取物混合前后主要成分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从药理学角度进一步显示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作者:卢国英;周荣汇;雷丽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 根据2014年9月~2015年3月我院的3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和创伤口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的几率,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几率比较低,恢复速度快,所以是非常合适的护理方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梅;王立媛;卢海侠;孔庆宇;李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 根据2012~2014年我院的86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提供术前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术后提供恢复护理,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在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除了3例病情特严重的患者在手术中转开腹外,剩余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手术,在满意的护理下康复出院.对于护理满意度,从术前心理护理89.5%,提升到97.7%术后满意度,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胆囊炎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评价的探索与研究

    医疗设备是医疗行为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如何评估医院的医疗设备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在医院的正常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L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为例,简要讨论了医疗设备的经济价值的审计评价方法及其对医院管理的促进作用.

    作者:郑锦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喜炎平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喜炎平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共11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独用喜炎平治疗,观察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喜炎平联合治疗,两组分别治疗5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为77.97%,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喜炎平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使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快速改善,缩短病程.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使用茶碱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的9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常规治疗和茶碱类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显效3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3.47%.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类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起到抗炎、调节免疫力、扩张支气管等作用,且副作用小.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对躁狂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接受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2008~2011年我院接收的200例躁狂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干预组和药物组,干预组使用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共有100例患者,药物组仅使用药物治疗,共100例.对患者进行精神状态检查,社会功能缺陷检查,在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药物依从性比药物组优秀,干预组复发率16.7%,药物组37.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升躁狂症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于爱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

    目的 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高淑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韩丽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关于针灸联合现代神经促进技术治疗35例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现代神经促进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9例小儿脑瘫患几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现代神经促进技术干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调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8.6%,高于对照组70.6%(P<0.05).结论 相比于单纯应用现代神经促进技术干预,配合中医针灸更利于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改善脑发育,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冯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用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E2、LH、FSH、PR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中的疗效较好,且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

    作者:刘安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教师模拟患者方式提高医患沟通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现有的医惠沟通课程主要以授课模式为主.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模拟对话结合数据库教学法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方法 研究对象为110名哈尔滨医科大学麻醉系五年制学生,开展模拟对话结合数据库教学法,随机病例模拟对话,影音录像,事后老师和学生讨论沟通模板,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结果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有较大帮助,实习过程中更加自信,实习过程中没有发生较大医患纠纷.结论 模拟对话结合数据库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提高学生医惠沟通实践性和针对性.

    作者:钱华;李北明;杨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身边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身边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资料.结果 21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仅有80.4%患者发病时身边有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身边有人组与身边无人组就诊延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能被身边人识别组就诊延迟率低于不能被身边人识别组,两组就诊延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边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院前救护中扮演重要角色,身边人能够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延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何红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膀胱肿瘤术后行BCG灌注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3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尿道电切术2周后规律行BCG膀胱灌注及相应护理.结果 53例患者在灌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刺激症状,另有高热10例,血尿7例.给予相应处理后患者上述症状均得到改善.患者在随访的2年中有11例患者复发,并根据病理结果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论 灌注前给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及规范化护理,并在灌注后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道秀;刘会范;赵会平;王智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析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昏迷患者8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记录患者的昏迷时间并分析其昏迷原因.结果 85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是91.76%,死亡率是8.24%.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应迅速且准确的诊断患者病情,同时及时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尽量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作者:艾芙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功能缺损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均持续下降,但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总有效率.

    作者:王鹏飞;王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脑部血肿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脑部血肿采用微创介入治疗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选取50例脑部血肿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治疗,在围术期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本次选取的病例,相较干预前,干预后90 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微创介入治疗人性化护理,可降低再出血率,防范并发症发生,且促使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对保障远期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