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

黄海静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续护理情况.方法 6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均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引发的并发症,4例其他原因引起的并发症经过良好诊治恢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症状,68例患者均无管道脱落的情况.术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和精神心理均有一定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损伤控制技术运用于治疗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骨创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骨创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创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0.5±3.1)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7.0±2.2)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骨创伤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光磊;孔令山;赵文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8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有很大的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史桂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34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神经阻滞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物理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与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05±0.17)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6±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评分为(19.44±3.5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11.27±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肩周炎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与CT诊断结果进行观察.方法 5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进行MRI与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阳性率及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诊断率.结果 CT检查椎间盘积气诊断率为93.1%(27/29)、钙化诊断率为83.9%(26/31),均高于MRI检查的34.5%(10/29)、38.7%(1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椎间盘变性诊断率为53.6%(15/28)、脊髓变形诊断率为36.0%(9/25)、硬膜囊受压诊断率为45.8%(11/24),明显低于MRI检查的89.3%(25/28)、92.0%(23/25)、100.0%(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神经根受压诊断率66.7%(18/27)与MRI检查的70.4%(1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阳性率为93.1%(54/58),高于CT检查的77.6%(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各有优势,将两种方法合理有效结合,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更为科学.

    作者:于恒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瓜蒌皮提取物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瓜蒌皮提取物(EPT)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观察EPT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比浊法测定EPT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凝固法评价EPT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结果 EPT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栓重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T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6.5±3.1)%、(43.7±2.4)%、(40.2±3.2)%,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5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T高剂量组大鼠PT、APTT、TT长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T低、中剂量组PT、APTT和T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T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发挥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杨征;郭晓华;宋淼;陈强;宋宇亭;邱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90例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按照入院编号末数字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患者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依从患者44例(97.78%),不依从患者1例(2.22%);对照组依从患者35例(77.78%),不依从患者10例(22.22%);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可有效降低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值得应用.

    作者:刘力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研究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经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缓解,心力衰竭好转,但左室肥大无好转,5例快速心房颤动中2例转为窦性心律,2例心室率降至<100次/min;房性或室性早搏4例经治疗后3例消失,1例无明显改善.治疗后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快-慢综合征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 临床上如发现患者有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房颤动而未找到其病因时,应行有关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明确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作者:黎应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续护理情况.方法 6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均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引发的并发症,4例其他原因引起的并发症经过良好诊治恢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症状,68例患者均无管道脱落的情况.术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和精神心理均有一定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黄海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 84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19%(32/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9/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铁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对本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特点,为更好地制定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6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人群,进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观察其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可疑来源以及食品情况、病原学鉴定结果 .结果6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人群,其中呕吐27例,占43.5%,腹泻62例,占100.0%,发热18例,占29.0%,腹痛36例,占58.1%.潜伏期短1 h,长15 h,平均潜伏期(7.41±2.13)h.进行病原学鉴定发现,多的病原菌类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例,占43.5%.结论 依据样品的合理采集以及检验方法,对病原学进行正确鉴定,可显著提升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几率.

    作者:卢舒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 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过程中,联合使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其治疗效果显著,但不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谨慎使用.

    作者:洪泽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 探究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72例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全面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全面组采用全面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切除术护理满意度;腹腔镜手术开展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术后切口感染、肩背酸痛和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很满意20例,比较满意8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77.78%;全面组很满意26例,比较满意9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7.22%;全面组患者腹腔镜切除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组腹腔镜手术开展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全面组术后切口感染、肩背酸痛和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过程给予全面临床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禁食时间,促进肛门排气,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患者对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陈慧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30/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22/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1,P=0.035<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其预后,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伦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微型钢板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微型钢板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9例掌指骨多发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综合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为(6.42±0.47)周,研究组患者愈合时间为(4.10±0.75)周,研究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45,P<0.05);两组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对照组患者延迟愈合率为8.85%,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对照组各并发症发生情况多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7.31%,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7,P<0.05).结论 手部骨折治疗中采用微型钢板治疗,具有疗效可靠、固定牢固和手术操作方便的特点,并实施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更好的得到功能恢复.

    作者:杨家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型娩头器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新型娩头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娩头技术,研究组采用新型娩头器,比较两组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及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胎头娩出时间为(11.22±5.72)s,手术期间出血量为(228.19±40.11)ml,Apgar评分为(9.52±0.55)分;对照组胎头娩出时间为(18.10±5.97)s,手术期间出血量为(300.15±76.75)ml,Apgar评分为(8.77±0.67)分.研究组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和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期间应用新型娩头器能够显著缩短胎头娩出时间,降低手术期间出血量,提高Apgar评分,应该给予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顺序的选择

    目的 探讨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顺序.方法 10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行复位内固定.对照组行后、外、内踝顺序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90.4±8.5)分高于对照组的(81.6±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7,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6.5±15.1)ml、手术时间(51.6±6.5)min、临床愈合时间(5.51±1.52)周均少于对照组的(161.6±16.4)ml、(63.4±8.1)min、(6.86±1.6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0、8.034、4.269,P<0.05).结论 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疗效肯定,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王灿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患者肿瘤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患者临床特征、肿瘤发生率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71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肿瘤发病率,并探讨防治措施.结果 经检测,71例患者中贫血16例,占22.5%;肝功能异常24例,占33.8%.急性中毒轻度7例,中度4例;慢性中毒轻度50例,中度8例,重度2例.随访发现肺癌4例,膀胱癌4例,肝癌2例,胃癌3例,肾癌1例,肿瘤总发生率为19.7%.结论 对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患者,短期大量接触者纠正缺氧为实施救治的要点,亚甲蓝属关键救治药物;长期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一定诱导肿瘤发生的几率,特别是肺、肝、胃、膀胱四部位肿瘤,需加大防治力度.

    作者:于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11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3% 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再出血3例,再出血发生率为5.4%;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2例,再出血发生率为21.4%;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有效率高,未增加不良反应,再出血发生率低,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依从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并且还能提高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乔俊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0.34±3.14)、(59.36±3.34)分,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0.20±3.30)、(59.06±3.4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5.15±1.34)、(36.54±1.06)分,低于对照组的(49.34±2.47)、(48.42±1.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血液透析治疗中加用舒适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颖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