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刘妍

关键词:胺碘酮,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QT间期, 不良反应, 心功能等级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 10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并予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再配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肾石通颗粒配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肾石通颗粒配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肾石通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结石排净率,观察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肾功能异常、复发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 d,对照组患者结石排净率为92.0%(46/50),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净率为98.0%(49/50),两组患者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患者3个月,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异常率为6.0%、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3±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配合使用肾石通颗粒对于改善肾功能、较少复发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35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S治疗,手术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ALT)、视觉保持测验(VRT)、物体记忆测验(FOM)、线段方向判断测验(JLOT)、语言流畅性测验(VFT)评估,采用全脑造影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颈内动脉残余狭窄率为(10.71±1.08)%,明显低于术前的(85.47±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MSE、DS(顺背、倒背)、CALT(即刻回忆、延迟回忆)、VRT、FOM、JLOT、VFT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能有效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金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辅食添加指导与铁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辅食添加指导与铁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辅食添加指导,实验组遵医嘱服用小儿硫酸亚铁糖浆.2个月后复查血常规,比较两组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43.6%,实验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78.2%,实验组合计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体检中发现贫血患儿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正确的婴幼儿喂养方式,及时给予患儿合理铁剂治疗贫血.

    作者:林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浅谈妊娠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阶段,这个时期使用药物,除了关系到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之外,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可预见性的药物伤害,应加强妊娠期用药的宣传,本文主要介绍妊娠期使用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素,妊娠药物分级,妊娠期用药原则,同时介绍妊娠期常见药物的应用.以便于提高妊娠期使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喜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1%)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及尿淀粉酶、血钙、白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44%,与对照组的28.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缓解腹胀腹痛症状,并缩短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更有效果,治愈率也更高,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大量应用.

    作者:陈建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疗法时施予护理干预的临床可靠性.方法 70例实施静脉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6例)和乙组(34例).甲组患者配合行护理干预,乙组患者配合行传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乙组的64.71%(P<0.05).干预后,甲组BI评分为(87.79±12.11)分,NIHSS评分为(7.21±1.69)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72.38±12.00)、(12.61±2.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法时,配合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溶栓效果,推荐临床选用.

    作者:崔天亮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对过敏性鼻炎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对比

    目的 分析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依据所采用的药物不同分为咪唑斯汀组(64例)与氯雷他定组(56例).咪唑斯汀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进行治疗,氯雷他定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咪唑斯汀组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氯雷他定组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咪唑斯汀组主要症状积分为(4.82±0.92)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44±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雷他定组主要症状积分为(4.94±0.9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12±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均疗效显著,二者疗效相当,安全性高.

    作者:韩雪;陈颖;陈长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照药物口服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9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左心室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文明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为(85.48±10.39)次/min、收缩压为(110.49±7.85)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5.44±5.33)mm Hg,对照组患者心率为(91.58±11.29)次/min、收缩压为(136.33±3.35)mm Hg、舒张压为(87.33±3.23)mm Hg,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患者在手术室治疗过程中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魏源;毕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10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72±0.58)d、应激持续时间为(1.43±0.38)d、住院时间为(5.46±0.73)d,短于对照组的(2.41±0.76)、(2.04±0.57)、(6.05±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32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满意28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79.6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1例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例分析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危害性较大的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治疗具有难度大、发病率高的特点[1], 胆汁反流入胃, 对胃黏膜屏障产生消化作用, 使非特异性组织损害, 从而产生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糜烂、出血等变化[2].胆囊切除后因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而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 反流入胃的机会增多, 导致胆汁反流引起胃黏膜上皮反应性变化.有相关报道胆囊切除后的患者约50%~90%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 胆汁酸偏高程度与十二指肠胃反流呈正相关[3].胆汁酸通过改变胃十二指肠的黏膜屏障的渗透性, 可导致萎缩性胃炎, 甚至发生癌变[4].目前, 临床上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 以缓解症状及减轻胆汁反流引起的胃黏膜损害.

    作者:刘镜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拔管时(T1)、气管拔管后5 min(T2)、气管拔管后10 min(T3)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拨管时间、Riker评分以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1、T2、T3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拨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iker评分为(3.5±0.6)分,低于对照组的(4.4±0.7)分;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可以有效的维持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我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增强安全用药意识,避免产生用药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00例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女占比分别为47%和53%,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人群为年龄≥50岁的患者,共有55例,占总例数的55%.静脉注射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高,共51例,占51%;皮下注射26例,占26%;口服用药10例,占10%;鞘内注射13例,占13%.结论 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群为年龄≥50岁患者和静脉注射患者,在日后的操作中应加以注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

    作者:周兵;杨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微信干预对PICC患者延续护理中自我管理执行力的影响

    目的 探索微信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延续护理中自我管理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PICC化疗后带管居家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利用微信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出院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结论 微信干预在PICC患者延续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院外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令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用药安全及干预措施

    目的 对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情况及相关干预措施予以探究.方法 138例患有慢性病且长期服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统一的药物知识宣传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深入随访,对受访老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认知情况、用药依从性及用药疗效.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药物认知情况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药物认知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予以深入宣传教育与随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可显著改善用药安全情况,增强药物疗效.

    作者:夏杰;姜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饮食护理,对比两组胃肠功能与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630、5.4582、22.8580,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淋巴细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6、5.8004、7.4288、2.2451,P<0.05).结论 胆管癌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可提高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目的 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400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全部400例患者中,396例患者将胶囊顺利吞下,4例患者在胃镜辅助下将胶囊放置到十二指肠球部.胶囊内镜诊断出血性病变的阳性率为65.0%,诊断慢性腹痛的阳性率为36.8%,诊断慢性腹泻的阳性率为32.0%,诊断腹部不适的阳性率为27.0%,胶囊内镜诊断出血性病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内镜的检查时间为(478.5±5.7)min;胶囊排出体外的平均时间为(21.2±2.5)h,全部回收胶囊均没有出现破损,胶囊内镜的拍摄图像清晰,部分图像受到肠液和小肠气泡的影响,图像质量不理想.全部400例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时,仅3例患者发生胶囊潴留,其中1例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经小肠镜取出,1例患者针对病因治疗后1个月后自行排出,检查顺应性比较理想.结论 选择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胶囊内镜检查无创伤、无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卓宇宏;陈平湖;叶伟智;韩晖;陈其慧;杨丽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自血疗法联合舒利迭治疗慢阻肺缓解期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6.0%,均高于对照组的44.0%、7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疗法联合舒利迭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宜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急性阑尾炎行开腹与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行开腹与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5例.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为(34.89±13.42)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98±7.94)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沈庆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事件量表(LES)平均总分为(36.3±26.8)分,对照组患者为(48.9±2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有5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有20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33.9%,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田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