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波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21例脑动脉瘤患者,均给予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并做好术前护理及术后严密病情变化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治疗后,20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栓塞后复发,再次手术成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18例患者无再出血,生活基本自理.术后6个月随访,10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瘤体栓塞完好.结论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无需开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痛苦少、康复快等特点,是目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前后严密地病情观察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保证了手术成功,避免了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和对比组,各9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内镜下SEST联合EPBD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结石取出成功率、机械碎石器使用率;术后观察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结石取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机械碎石器使用率为14.4%,明显低于对比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比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SEST联合EPBD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忠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方法 84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行为量表抑郁、强迫、违纪、多动、分裂样、社交退缩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秀梅;徐成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辅食添加指导与铁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辅食添加指导,实验组遵医嘱服用小儿硫酸亚铁糖浆.2个月后复查血常规,比较两组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43.6%,实验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78.2%,实验组合计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体检中发现贫血患儿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正确的婴幼儿喂养方式,及时给予患儿合理铁剂治疗贫血.
作者:林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后对其非运动症状改善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6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认知障碍、幻觉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4、5.680、7.904,P<0.05).治疗后患者肢体疼痛、肢体痉挛、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4.137、6.950,P<0.05).治疗后,患者出汗、口干、流涎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患者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普拉克索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抑郁焦虑,减少下肢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发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吉康;孔竹青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左旋泮托拉唑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作为动物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左旋泮托拉唑钠组、泮托拉唑钠组、模型对照组,各20只.三组大鼠均进行幽门结扎建立胃溃疡模型,且术后饲养环境相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左旋泮托拉唑钠(1.8 mg/kg),泮托拉唑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泮托拉唑钠(1.8 mg/kg),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给药18 h后,观察大鼠胃黏膜面的溃疡情况,并比较三组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以及溃疡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 泮托拉唑钠组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胃部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且溃疡抑制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胃部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泮托拉唑钠组,且溃疡抑制率显著高于泮托拉唑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钠组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总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总溃疡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泮托拉唑钠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泮托拉唑钠治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效果良好.
作者:王木成;弥希峰;许婷婷;朱瑰蓉;余专然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肾石通颗粒配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肾石通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结石排净率,观察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肾功能异常、复发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 d,对照组患者结石排净率为92.0%(46/50),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净率为98.0%(49/50),两组患者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患者3个月,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异常率为6.0%、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3±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配合使用肾石通颗粒对于改善肾功能、较少复发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6.0%,均高于对照组的44.0%、7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疗法联合舒利迭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宜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 10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并予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再配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10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72±0.58)d、应激持续时间为(1.43±0.38)d、住院时间为(5.46±0.73)d,短于对照组的(2.41±0.76)、(2.04±0.57)、(6.05±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32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满意28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79.6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和护理的有效方法,以降低患者痛感和不适感,并提升治疗效果.方法 152例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针尖斜面往下进行穿刺冲洗,实验组采用针尖斜面往上进行穿刺冲洗;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但在术中对照组采用针尖斜面往下穿刺冲洗的针对性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尖斜面往上穿刺冲洗的针对性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状况和冲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痛感程度分级0级、1级、2级、3级分别为15、36、23、2例,对照组患者痛感程度分级0级、1级、2级、3级分别为6、22、40、8例,实验组患者痛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1.58%(62/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7%(4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尖运用两种不同方向穿刺冲洗患者上颌窦得出,针尖斜面往上进行穿刺冲洗并配合良好的护理,患者痛感明显减轻,护理冲洗的效果也较佳,建议在对患者实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时可广泛运用此方法.
作者:姚艳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为(85.48±10.39)次/min、收缩压为(110.49±7.85)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5.44±5.33)mm Hg,对照组患者心率为(91.58±11.29)次/min、收缩压为(136.33±3.35)mm Hg、舒张压为(87.33±3.23)mm Hg,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患者在手术室治疗过程中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魏源;毕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行开腹与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5例.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为(34.89±13.42)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98±7.94)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沈庆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400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全部400例患者中,396例患者将胶囊顺利吞下,4例患者在胃镜辅助下将胶囊放置到十二指肠球部.胶囊内镜诊断出血性病变的阳性率为65.0%,诊断慢性腹痛的阳性率为36.8%,诊断慢性腹泻的阳性率为32.0%,诊断腹部不适的阳性率为27.0%,胶囊内镜诊断出血性病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内镜的检查时间为(478.5±5.7)min;胶囊排出体外的平均时间为(21.2±2.5)h,全部回收胶囊均没有出现破损,胶囊内镜的拍摄图像清晰,部分图像受到肠液和小肠气泡的影响,图像质量不理想.全部400例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时,仅3例患者发生胶囊潴留,其中1例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经小肠镜取出,1例患者针对病因治疗后1个月后自行排出,检查顺应性比较理想.结论 选择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胶囊内镜检查无创伤、无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卓宇宏;陈平湖;叶伟智;韩晖;陈其慧;杨丽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高频干预组、低频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三组均给予口服奥氮平,高频干预组和低频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相应的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伪rTMS治疗.评估三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阳性症状评分.结果 高频干预组共脱落、剔除4例;低频干预组共脱落、剔除2例;对照组共脱落、剔除3例;本试验完成率为90.6%(87/9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高频干预组和低频干预组的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同时两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高频干预组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率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PANSS评分和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干预组和低频干预组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评分和阴性症状,高频干预(10 Hz)对于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马淑君;吴志杰;黄玉琴;林莉冰;高镇松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比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微波消融和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手术切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诗胜;许南敢;张拓;刘利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疗法时施予护理干预的临床可靠性.方法 70例实施静脉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6例)和乙组(34例).甲组患者配合行护理干预,乙组患者配合行传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乙组的64.71%(P<0.05).干预后,甲组BI评分为(87.79±12.11)分,NIHSS评分为(7.21±1.69)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72.38±12.00)、(12.61±2.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法时,配合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溶栓效果,推荐临床选用.
作者:崔天亮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35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S治疗,手术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ALT)、视觉保持测验(VRT)、物体记忆测验(FOM)、线段方向判断测验(JLOT)、语言流畅性测验(VFT)评估,采用全脑造影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颈内动脉残余狭窄率为(10.71±1.08)%,明显低于术前的(85.47±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MSE、DS(顺背、倒背)、CALT(即刻回忆、延迟回忆)、VRT、FOM、JLOT、VFT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能有效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金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本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增强安全用药意识,避免产生用药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00例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女占比分别为47%和53%,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人群为年龄≥50岁的患者,共有55例,占总例数的55%.静脉注射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高,共51例,占51%;皮下注射26例,占26%;口服用药10例,占10%;鞘内注射13例,占13%.结论 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群为年龄≥50岁患者和静脉注射患者,在日后的操作中应加以注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
作者:周兵;杨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事件量表(LES)平均总分为(36.3±26.8)分,对照组患者为(48.9±2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有5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有20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33.9%,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田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