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周兵;杨磊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本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增强安全用药意识,避免产生用药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00例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女占比分别为47%和53%,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人群为年龄≥50岁的患者,共有55例,占总例数的55%.静脉注射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高,共51例,占51%;皮下注射26例,占26%;口服用药10例,占10%;鞘内注射13例,占13%.结论 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群为年龄≥50岁患者和静脉注射患者,在日后的操作中应加以注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10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72±0.58)d、应激持续时间为(1.43±0.38)d、住院时间为(5.46±0.73)d,短于对照组的(2.41±0.76)、(2.04±0.57)、(6.05±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32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满意28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79.6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股沟斜疝术后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饮食护理,对比两组胃肠功能与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630、5.4582、22.8580,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淋巴细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6、5.8004、7.4288、2.2451,P<0.05).结论 胆管癌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可提高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高龄患者全麻术中急性房颤致循环衰竭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82 岁, 身高约172 cm, 体重55 kg, 拟于全身麻醉(全麻)下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脑梗死史;老年痴呆;高血压病史2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陈旧性肺结核;曾多次因感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发作住院治疗;长期服用缬沙坦、氨茶碱.近年来体力活动量较少.术前检查心电图(ECG):窦性心律, 左室高电压.心脏彩超:左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EF)为65%, 主动脉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头颅CT:老年脑, 两侧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多发性腔隙性脑.胸部CT:两肺纤维增殖灶, 两肺肺气肿, 肺大泡形成.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范围.入室给予心电监护, 提示窦性心律, 偶发室性早搏3~5 个/min, 血压(BP) 162/92 mm Hg(1 mm Hg=0.133 kPa), 心率(HR) 85次/min, 血氧饱和度(SpO2) 95%.患者清醒, 情绪紧张, 无法对答及完成指令性动作, 因恐惧偶有尖叫, 同其交谈安慰后情绪稍好转.左桡动脉持续测压, 开辟左肘正中静脉.

    作者:高红梅;史东平;贺广宝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1例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例分析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危害性较大的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治疗具有难度大、发病率高的特点[1], 胆汁反流入胃, 对胃黏膜屏障产生消化作用, 使非特异性组织损害, 从而产生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糜烂、出血等变化[2].胆囊切除后因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而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 反流入胃的机会增多, 导致胆汁反流引起胃黏膜上皮反应性变化.有相关报道胆囊切除后的患者约50%~90%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 胆汁酸偏高程度与十二指肠胃反流呈正相关[3].胆汁酸通过改变胃十二指肠的黏膜屏障的渗透性, 可导致萎缩性胃炎, 甚至发生癌变[4].目前, 临床上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 以缓解症状及减轻胆汁反流引起的胃黏膜损害.

    作者:刘镜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肾石通颗粒配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肾石通颗粒配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肾石通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结石排净率,观察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肾功能异常、复发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 d,对照组患者结石排净率为92.0%(46/50),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净率为98.0%(49/50),两组患者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患者3个月,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异常率为6.0%、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3±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效果显著,患者配合使用肾石通颗粒对于改善肾功能、较少复发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疗法时施予护理干预的临床可靠性.方法 70例实施静脉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6例)和乙组(34例).甲组患者配合行护理干预,乙组患者配合行传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乙组的64.71%(P<0.05).干预后,甲组BI评分为(87.79±12.11)分,NIHSS评分为(7.21±1.69)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72.38±12.00)、(12.61±2.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法时,配合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溶栓效果,推荐临床选用.

    作者:崔天亮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方法 84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行为量表抑郁、强迫、违纪、多动、分裂样、社交退缩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秀梅;徐成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妊娠期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妊娠期胎盘植入(PIA)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妊娠期胎盘植入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7例疑似妊娠期胎盘植入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2例正常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于产前行MRI检查,以分娩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RI诊断妊娠期胎盘植入的价值;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分析胎盘植入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1.23%,特异度为83.33%,诊断符合率为88.51%,与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46,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15.38%,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8.8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8.8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9.43%;观察组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与剖宫产发生呈正相关(r=0.863,P<0.05),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363,P<0.05).结论 产前MRI诊断妊娠期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性指导,本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姿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三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估荧光二极管(LED)直接涂片法、酸性罗氏培养法、Bactec MGIT 960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17例临床确诊结核病患者痰样本,每例痰样本均分为3份,分别采用LED直接涂片法、酸性罗氏培养法和Bactec MGIT 960培养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培养阳性率,以及阳性率较高的两种检测方法培养所需时间、污染率.结果 317例痰液标本中,Bactec MGIT 960培养法、酸性罗氏培养法阳性率均高于LED直接涂片法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44.69,P<0.01);Bactec MGIT 960培养法阳性率显著高于酸性罗氏培养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P<0.01).酸性罗氏培养法和Bactec MGIT 960培养法的检出时间分别为33.0 d(25.0~40.0 d)、14.0 d(9.0~18.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01,P<0.01).317例痰液标本中,酸性罗氏培养法污染率为4.7%(15/317),Bactec MGIT 960培养法污染率为5.0%(16/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结论 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可以显著提高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

    作者:王训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左旋泮托拉唑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左旋泮托拉唑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作为动物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左旋泮托拉唑钠组、泮托拉唑钠组、模型对照组,各20只.三组大鼠均进行幽门结扎建立胃溃疡模型,且术后饲养环境相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左旋泮托拉唑钠(1.8 mg/kg),泮托拉唑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泮托拉唑钠(1.8 mg/kg),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给药18 h后,观察大鼠胃黏膜面的溃疡情况,并比较三组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以及溃疡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 泮托拉唑钠组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胃部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且溃疡抑制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胃部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泮托拉唑钠组,且溃疡抑制率显著高于泮托拉唑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钠组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总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总溃疡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泮托拉唑钠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泮托拉唑钠治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效果良好.

    作者:王木成;弥希峰;许婷婷;朱瑰蓉;余专然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和手术切除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微波消融和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手术切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诗胜;许南敢;张拓;刘利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事件量表(LES)平均总分为(36.3±26.8)分,对照组患者为(48.9±2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有5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有20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33.9%,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田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浅谈妊娠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阶段,这个时期使用药物,除了关系到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之外,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可预见性的药物伤害,应加强妊娠期用药的宣传,本文主要介绍妊娠期使用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素,妊娠药物分级,妊娠期用药原则,同时介绍妊娠期常见药物的应用.以便于提高妊娠期使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喜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35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S治疗,手术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ALT)、视觉保持测验(VRT)、物体记忆测验(FOM)、线段方向判断测验(JLOT)、语言流畅性测验(VFT)评估,采用全脑造影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颈内动脉残余狭窄率为(10.71±1.08)%,明显低于术前的(85.47±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MSE、DS(顺背、倒背)、CALT(即刻回忆、延迟回忆)、VRT、FOM、JLOT、VFT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能有效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金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疤痕性子宫人流手术风险和防范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疤痕性子宫行人工流产(人流)手术风险和防范对策.方法 对200例疤痕性子宫妊娠孕妇在行子宫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手术风险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孕妇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3例;出现吸宫不全2例;术中大出血2例.经过相关治疗后好转.结论 疤痕性子宫妊娠行人工流产手术,难度系数增大,手术风险增加,通过在人工流产手术前产妇进行B超检查排除切口妊娠,术前用药物软化宫颈,手法复位子宫过度倾屈,行子宫按摩,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由有经验医生B超引导下操作等,可以使人工流产手术风险有效降低.

    作者:陈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盐酸普拉克索改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后对其非运动症状改善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6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认知障碍、幻觉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4、5.680、7.904,P<0.05).治疗后患者肢体疼痛、肢体痉挛、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4.137、6.950,P<0.05).治疗后,患者出汗、口干、流涎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患者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普拉克索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抑郁焦虑,减少下肢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发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吉康;孔竹青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照药物口服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9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左心室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文明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用药安全及干预措施

    目的 对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情况及相关干预措施予以探究.方法 138例患有慢性病且长期服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统一的药物知识宣传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深入随访,对受访老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认知情况、用药依从性及用药疗效.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药物认知情况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药物认知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予以深入宣传教育与随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可显著改善用药安全情况,增强药物疗效.

    作者:夏杰;姜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辅食添加指导与铁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辅食添加指导与铁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辅食添加指导,实验组遵医嘱服用小儿硫酸亚铁糖浆.2个月后复查血常规,比较两组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43.6%,实验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78.2%,实验组合计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体检中发现贫血患儿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正确的婴幼儿喂养方式,及时给予患儿合理铁剂治疗贫血.

    作者:林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为(85.48±10.39)次/min、收缩压为(110.49±7.85)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5.44±5.33)mm Hg,对照组患者心率为(91.58±11.29)次/min、收缩压为(136.33±3.35)mm Hg、舒张压为(87.33±3.23)mm Hg,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患者在手术室治疗过程中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魏源;毕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