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亮
目的 探索微信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延续护理中自我管理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PICC化疗后带管居家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利用微信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出院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结论 微信干预在PICC患者延续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院外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令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4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94例患者中,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依替米星和左氧氟沙星药物依次为抗生素运用的前4位,其使用率分别为39.36%、29.79%、20.21%和18.09%.其中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其他药物均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一联用药56例,占59.57%;二联用药38例,占40.43%;无三联或四联用药.结论 在呼吸内科中,抗生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钱敏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照药物口服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9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左心室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文明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妊娠期胎盘植入(PIA)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妊娠期胎盘植入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7例疑似妊娠期胎盘植入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2例正常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于产前行MRI检查,以分娩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RI诊断妊娠期胎盘植入的价值;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分析胎盘植入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1.23%,特异度为83.33%,诊断符合率为88.51%,与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46,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15.38%,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8.8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8.8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9.43%;观察组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与剖宫产发生呈正相关(r=0.863,P<0.05),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363,P<0.05).结论 产前MRI诊断妊娠期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性指导,本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姿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辅食添加指导与铁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辅食添加指导,实验组遵医嘱服用小儿硫酸亚铁糖浆.2个月后复查血常规,比较两组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43.6%,实验组55例患儿合计有效率为78.2%,实验组合计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体检中发现贫血患儿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正确的婴幼儿喂养方式,及时给予患儿合理铁剂治疗贫血.
作者:林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和对比组,各9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内镜下SEST联合EPBD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结石取出成功率、机械碎石器使用率;术后观察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结石取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机械碎石器使用率为14.4%,明显低于对比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比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SEST联合EPBD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忠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分析疤痕性子宫行人工流产(人流)手术风险和防范对策.方法 对200例疤痕性子宫妊娠孕妇在行子宫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手术风险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孕妇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3例;出现吸宫不全2例;术中大出血2例.经过相关治疗后好转.结论 疤痕性子宫妊娠行人工流产手术,难度系数增大,手术风险增加,通过在人工流产手术前产妇进行B超检查排除切口妊娠,术前用药物软化宫颈,手法复位子宫过度倾屈,行子宫按摩,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由有经验医生B超引导下操作等,可以使人工流产手术风险有效降低.
作者:陈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慢阻肺稳定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事件量表(LES)平均总分为(36.3±26.8)分,对照组患者为(48.9±2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有5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有20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33.9%,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田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400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全部400例患者中,396例患者将胶囊顺利吞下,4例患者在胃镜辅助下将胶囊放置到十二指肠球部.胶囊内镜诊断出血性病变的阳性率为65.0%,诊断慢性腹痛的阳性率为36.8%,诊断慢性腹泻的阳性率为32.0%,诊断腹部不适的阳性率为27.0%,胶囊内镜诊断出血性病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内镜的检查时间为(478.5±5.7)min;胶囊排出体外的平均时间为(21.2±2.5)h,全部回收胶囊均没有出现破损,胶囊内镜的拍摄图像清晰,部分图像受到肠液和小肠气泡的影响,图像质量不理想.全部400例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时,仅3例患者发生胶囊潴留,其中1例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经小肠镜取出,1例患者针对病因治疗后1个月后自行排出,检查顺应性比较理想.结论 选择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胶囊内镜检查无创伤、无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卓宇宏;陈平湖;叶伟智;韩晖;陈其慧;杨丽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 10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并予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再配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1%)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及尿淀粉酶、血钙、白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44%,与对照组的28.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缓解腹胀腹痛症状,并缩短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更有效果,治愈率也更高,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大量应用.
作者:陈建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方法 84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行为量表抑郁、强迫、违纪、多动、分裂样、社交退缩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秀梅;徐成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35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S治疗,手术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DS)、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ALT)、视觉保持测验(VRT)、物体记忆测验(FOM)、线段方向判断测验(JLOT)、语言流畅性测验(VFT)评估,采用全脑造影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颈内动脉残余狭窄率为(10.71±1.08)%,明显低于术前的(85.47±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MSE、DS(顺背、倒背)、CALT(即刻回忆、延迟回忆)、VRT、FOM、JLOT、VFT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能有效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黄金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本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增强安全用药意识,避免产生用药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00例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女占比分别为47%和53%,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人群为年龄≥50岁的患者,共有55例,占总例数的55%.静脉注射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高,共51例,占51%;皮下注射26例,占26%;口服用药10例,占10%;鞘内注射13例,占13%.结论 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群为年龄≥50岁患者和静脉注射患者,在日后的操作中应加以注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
作者:周兵;杨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比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微波消融和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手术切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诗胜;许南敢;张拓;刘利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评估荧光二极管(LED)直接涂片法、酸性罗氏培养法、Bactec MGIT 960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17例临床确诊结核病患者痰样本,每例痰样本均分为3份,分别采用LED直接涂片法、酸性罗氏培养法和Bactec MGIT 960培养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培养阳性率,以及阳性率较高的两种检测方法培养所需时间、污染率.结果 317例痰液标本中,Bactec MGIT 960培养法、酸性罗氏培养法阳性率均高于LED直接涂片法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44.69,P<0.01);Bactec MGIT 960培养法阳性率显著高于酸性罗氏培养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P<0.01).酸性罗氏培养法和Bactec MGIT 960培养法的检出时间分别为33.0 d(25.0~40.0 d)、14.0 d(9.0~18.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01,P<0.01).317例痰液标本中,酸性罗氏培养法污染率为4.7%(15/317),Bactec MGIT 960培养法污染率为5.0%(16/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结论 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可以显著提高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
作者:王训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饮食护理,对比两组胃肠功能与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630、5.4582、22.8580,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淋巴细胞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6、5.8004、7.4288、2.2451,P<0.05).结论 胆管癌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可提高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左旋泮托拉唑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作为动物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左旋泮托拉唑钠组、泮托拉唑钠组、模型对照组,各20只.三组大鼠均进行幽门结扎建立胃溃疡模型,且术后饲养环境相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左旋泮托拉唑钠(1.8 mg/kg),泮托拉唑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泮托拉唑钠(1.8 mg/kg),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给药18 h后,观察大鼠胃黏膜面的溃疡情况,并比较三组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以及溃疡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 泮托拉唑钠组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胃部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且溃疡抑制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胃部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泮托拉唑钠组,且溃疡抑制率显著高于泮托拉唑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钠组和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总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泮托拉唑钠组大鼠总溃疡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泮托拉唑钠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泮托拉唑钠治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效果良好.
作者:王木成;弥希峰;许婷婷;朱瑰蓉;余专然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拔管时(T1)、气管拔管后5 min(T2)、气管拔管后10 min(T3)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拨管时间、Riker评分以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1、T2、T3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拨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iker评分为(3.5±0.6)分,低于对照组的(4.4±0.7)分;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可以有效的维持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依据所采用的药物不同分为咪唑斯汀组(64例)与氯雷他定组(56例).咪唑斯汀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进行治疗,氯雷他定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咪唑斯汀组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氯雷他定组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咪唑斯汀组主要症状积分为(4.82±0.92)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44±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雷他定组主要症状积分为(4.94±0.9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12±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咪唑斯汀缓释片与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均疗效显著,二者疗效相当,安全性高.
作者:韩雪;陈颖;陈长祥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