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显辉;金远林;梁日楚;潘孝锦
目的 研究穴位注射与手法训练联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小儿脑瘫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穴位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利用经络穴位理论,同时在特定穴位注入营养神经药物,可提高手法训练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艳艳;王景涛;杨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恢复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8.9%)(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治疗组仅1例患者轻微恶心,未做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青年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急救配合方法 .方法 16例青年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均采取及时治疗,提供良好的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急性期内得到有效的诊治,主动配合治疗,视力提高到0.08~0.60.结论 对于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及配合工作是使患者恢复视力的关键.
作者:王志霞;许利利;许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乌麻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独活寄生汤、外敷乌麻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芬必得、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乌麻膏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显辉;金远林;梁日楚;潘孝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带锁内固定与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带锁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锁内固定与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均可以用于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只要正确选择适应证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自力;官建;吕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牙周病主要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其是口腔科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主要有累积牙龈组织的牙龈病以及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类.由于早期牙周病的症状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导致牙周组织长期处于发炎、感染的状态,从而使炎症不断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治疗普外科急腹症中所发挥的临床作用.方法 80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评价指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损伤,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二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窒息患儿脐血血浆D-二聚体(D-D)和血浆降钙素原(PCT)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轻度窒息患儿40例(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患儿30例(重度窒息组),运用Sysmex60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患儿脐血血浆D-D含量;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VIDAS)测定患儿脐血血浆PCT含量,比较两组D-D含量及其与窒息程度的关联性;同时选择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并测定相关数据,将各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脐血血浆D-D、PCT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重度窒息组脐血血浆D-D、PCT含量较轻度窒息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窒息患儿体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PCT含量明显升高,提示早产儿尤其是重度窒息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且窒息程度越重,感染现象越明显.
作者:伦妙容;杨文娴;邓凤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找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14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获得知识的渠道有限,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认识模糊;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发应时过于紧张而自行中断治疗;社会支持不足、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年龄因素4项原因占70.6%,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他因素占19.40%.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耿晓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电灼治疗后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待创面愈合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仅给予电灼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93%和5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中均感局部麻醉时较疼痛,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许衍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脑钠肽(pro-BNP)对房颤消融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219例行电生理检查和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其远期复发情况分为消融成功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内pro-BNP水平.结果 随访12个月后发现,219例患者复发率为35.2%,消融成功组患者pro-BNP水平呈现出降低趋势,而复发组患者pro-BNP水平呈现出升高趋势,消融成功组与复发组患者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ro-BNP水平的降低可作为房颤消融术远期治疗成功的标志.
作者:白中乐;陶海龙;孟哲;秦奋;李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258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照组实行产褥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抑郁水平.结果 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褥期产妇实行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水平,并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吸附(PA)与单纯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9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普通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PE+PA联合治疗,对照组在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P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化验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大部分精神、食欲好转,乏力、腹胀等症状及皮肤黏膜黄染明显减轻;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血氨(NH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或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BIL、ALT、AST、NH3、PTA、LPS、TNF-α、IL-6、sIL-2R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追踪观察12周,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PA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作者:陈茹;段建平;刘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合并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健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加强对检测减弱的ABO血型抗原的重视.方法 针对1例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存活后的抗原减弱导致ABO血型正反鉴定不符,用吸收放散等试验进行鉴定,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结果 终确定ABO血型.综合考虑为其输注供体血型的去白洗涤红细胞.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ABO血型正反定型是否一致很重要,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输血要谨慎.
作者:袁晓阳;陈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门诊患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12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退热、呕吐消失及腹泻消失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门诊秋季腹泻患儿优质护理,能够增进护患沟通、改善患儿症状、 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牛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院感染状况,探析预防ICU医院感染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调查分析ICU收治的16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60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31.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共99例,占61.9%,其次是泌尿道36例,占22.5%,伤口感染15例,占9.4%;病理检出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0.0%,革兰阳性菌占28.1%,真菌占13.8%.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与侵入性操作相关,监测并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制定有效干预措施,从而使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美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判断的可靠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甲状腺结节门诊患者,共123个病灶,术前对所有患者行超声影像检查并按照TI-RADS分级标准对超声影像图进行分析,以此划分良恶性结节;术后对切除的病变结节做病理分析,诊断良恶性结节.结果 经超声影像检查分析良性结节85个、恶性结节38个;术后病理分析诊断良性78个、恶性45个,且超声影像反映出良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超声影像判断的结节性质信息较为可靠,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性作用,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魏兰萍;李锦;王洋;陈静;范晓燕;任长庆;于鹏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患者的价值及护理方法 .方法 80例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月经改变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患者采用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艳梅;韦兰;林金;靳彩云;杨奕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第1天予以氯吡格雷治疗,第2天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 d后改氯吡格雷长期维持;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至出院继续服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4例复发5次,3例复发1次,2例第2天仍有发作,总复发9例(22.5%);4例单肢无力,3例肢体麻木,2例言语含糊,2例偏瘫,脑梗死相关症状总共发生11例(27.5%).实验组有1例复发4次,1例复发2次,2例复发1次,总复发4例(10.0%);1例(2.5%)发生偏瘫.实验组总复发率及脑梗死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更有效.
作者:庞义三;闫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