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范鹏莺

关键词:剖宫产术式, 二次妇产科手术,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120例有剖宫产史的二次剖宫产产妇,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传统组)42例、新式剖宫产组(新式组)40例及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改良组)38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感染及腹腔粘连程度等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微低于新式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腹腔粘连程度较传统组及新式组较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其所用手术时间较短,切口感染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

    目的:总结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视网膜平伏34例占97.14%,但有部分病例出现并发症:包括早期眼压升高5例,其中需经引流阀抽出少量硅油1例,行折叠式人工玻璃体取出术1例;3 d后眼压低于10 mm Hg 2例,均经引流阀注入生理盐水;前房积血3例。结论术前关注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的健康指导是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

    作者:谭均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药物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胸腔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随访期内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存活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确切安全,同时远期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秋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对辅助诊断AS作用的评估

    目的:评估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38例均经过X线检查的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HLA-B27检测,计算各项诊断性能指标,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3%、93.1%、91.3%、0.824。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0.05),而且吻合度较好(к=0.885>0.7)。另外有7例(3.5%)AS患者X线检查正常而HLA-B27阳性。结论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对AS的诊断价值较高,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张静;何其瑞;金玉林;周小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的患者共31例,均采取康复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患者语言障碍评分和肢倦乏力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的患者中能促进肢体及语言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满翠;孙宏帅;伊淑玲;刘玉华;葛立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0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经口腔植入国产带膜支架的护理体会。结果30例患者DSA引导成功,都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顺利植入支架。结论掌握正确的DSA引导,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时秀霞;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例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思考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抗结核药4种FDC引起DILI 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护肝治疗1周后,肝损伤加重,谷丙转氨酶(ALT)>10ULN,谷草转氨酶(AST)>2ULN, ALT/AST>5,因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致肝损伤因素,依据综合肝损伤国际检查标准和药物性肝病检测指标、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诊断为肝细胞性重度药物肝损伤。结论 FDC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提高结防医生和患者对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规范诊疗、提高抗结核治疗治愈率。

    作者:张娟;向群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和心理因素研究

    目的:为提高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对肠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和心理因素进行研究。方法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体检的61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观察对象分别进行进行艾森克(EPQ)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神经质(E),精神质(P),性格内外向(N),掩饰质(L)及SCL-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性、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的各项差异。结果观察组的E、P、N、L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性、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及心理因素存在明显的特异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作者:刘建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22例行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2例复发,复发率为9.09%。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胜斌;姚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究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选取6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采用水提法提取浓度至1 g/ml,后采用稀释方法对上述抗菌中药100株临床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黄连、连翘及大黄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并以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而同一种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菌株可表现出几乎一致的抑菌活性。结论现临床上几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且对防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及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18个月,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12周,平均愈合时间10.6周。根据Dienst等功能评估表进行评定:优26例,良9例,差3例。结论 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利于复杂骨折的解剖复位、更多骨块坚强固定及大程度保留腕关节功能。

    作者:刘卓;孙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耳鸣、耳聋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耳鸣、耳聋是常见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患此病的更多,本文从中医理论来剖析此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原则,以便和同仁们进行交流。

    作者:李文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6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激素、退热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提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后遗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方法。

    作者:王昆;刘新生;冯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科联合ICU救治孕产妇危急重症临床分析

    目的:对产科联合重症监护室(ICU)救治危急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23例危急重症孕产妇,均经产科与ICU联合救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孕产妇转入ICU的原因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产科出血以及合并重症肺炎等;有19例实施剖宫产(82.61%),4例阴道分娩(17.39%);25例围生儿中,6例死亡,其中有3例为胎死宫内,2例为家属终止妊娠,1例为新生儿重度窒息,围生儿死亡率为24.00%(6/25)。结论对危急重症孕产妇实施产科联合ICU救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简凤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7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8%,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梁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对出血性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出血性内痔患者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聚桂醇注射)126例,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122例;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与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后的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后止血有效率均达到100.0%,但术后肛门内胀痛、肛缘水肿、尿潴留、术后2~6个月便血复发及肛门内硬结伴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优于消痔灵注射,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起寿;刘成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以及两者联合。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C组降压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A组82.86%和B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且安全性高,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和借鉴。

    作者:陈芳;李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认知电位P300与智力残疾之间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认知电位P300与智力残疾之间的关系。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收集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智力残疾程度评定,并进行认知电位P300检测,与40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精神发育迟滞组P300潜伏期(584.58±149.72)ms较对照组(332.65±37.78)ms显著延长(P<0.01), P300波幅降低(P<0.01)。②经Pearson相关分析,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总分与P300潜伏期正向相关(r=0.405, P<0.05)。结论 P300可作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以及判断其社会适应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

    作者:谢志兵;蔡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前术中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成功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5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P)患者,对其实施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中人文护理、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前达到佳心理状态,手术顺利,术后2例发生术后出血,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顺利,术后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潴留等症状改善。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术前、术中护理可以使患者以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对TUVP的成功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168例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接受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月经恢复正常者58例(69.0%),疾病认知良好者69例(82.1%),对护理满意者82例(97.6%),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开展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良好促进预后恢复,改善疾病认知程度,抑制并发症并提升临床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异常,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加之下颌松弛,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另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在伤后有呕吐症状,呕吐物易引起堵塞,使患者缺氧,颅内压升高,加重患者病情。行气管切开是治疗的有效措施,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加强气管套管护理,湿化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是救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患者的重要手段。因此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周密精细,能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