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

谭均莲

关键词:严重视网膜脱离,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视网膜平伏34例占97.14%,但有部分病例出现并发症:包括早期眼压升高5例,其中需经引流阀抽出少量硅油1例,行折叠式人工玻璃体取出术1例;3 d后眼压低于10 mm Hg 2例,均经引流阀注入生理盐水;前房积血3例。结论术前关注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的健康指导是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7例颅内肿瘤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生理体征。

    作者:杨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66例新生儿进行了婴幼儿早期行为干预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养育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全人格培养的个体化指导。婴儿2个月内时由其父母填写人格量表,对1~4个月及2.5~3岁阶段进行儿童气质量表的评定并进行比较,对2.5~3岁阶段进行人格发展趋向量表(PTSC)及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定。结果对于1~4个月的婴幼儿两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5~3岁的婴幼儿,干预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人格发展趋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人格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虹;吴红媛;程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168例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接受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月经恢复正常者58例(69.0%),疾病认知良好者69例(82.1%),对护理满意者82例(97.6%),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开展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良好促进预后恢复,改善疾病认知程度,抑制并发症并提升临床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漏诊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OVSS)的超声表现及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OVSS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分析漏诊原因。结果10例阴道斜隔综合征中,4例超声检查漏诊,仅提示双子宫或纵隔子宫,其中伴有阴道及宫腔积液3例,未见宫腔积液伴有阴道囊肿1例;6例超声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表现为双子宫或纵隔子宫、双宫颈、斜隔侧阴道腔及宫腔积液;6例均伴斜隔侧肾脏缺如,漏诊4例肾脏情况不明。结论 OVSS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可以作为OVSS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翠平;姜伟;卫红艳;范丽萍;庞慧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氧化应激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GDM)已成为严重危害孕产妇健康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的发生与孕妇脂质代谢障碍、遗传因素、孕妇及胎盘血管内皮损伤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分子、组织、器官和系统改变与遗传因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氧化应激引起的血管内皮病变,进而导致胎盘低灌注状态,胎盘和脐带供血、供氧不足,是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主要原因。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讨论氧化应激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艳;邹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新生儿疼痛评分、平均出箱时间、新生儿身体发育基本状况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鸟巢式护理能缩短新生儿出箱时间,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改善新生儿出生后的基本身体发育。

    作者:裴小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6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激素、退热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提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后遗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方法。

    作者:王昆;刘新生;冯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认知电位P300与智力残疾之间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认知电位P300与智力残疾之间的关系。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收集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智力残疾程度评定,并进行认知电位P300检测,与40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精神发育迟滞组P300潜伏期(584.58±149.72)ms较对照组(332.65±37.78)ms显著延长(P<0.01), P300波幅降低(P<0.01)。②经Pearson相关分析,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总分与P300潜伏期正向相关(r=0.405, P<0.05)。结论 P300可作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以及判断其社会适应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

    作者:谢志兵;蔡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以及两者联合。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C组降压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A组82.86%和B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且安全性高,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和借鉴。

    作者:陈芳;李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保护性会阴接生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探索无保护性会阴接生法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396例足月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8例。观察组均应用无保护性会阴接生法,对照组均应用传统托肛会阴保护法。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会阴裂伤率、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h出血量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会阴撕裂Ⅱ度裂伤率为2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64%,会阴完整率为6.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两组均无Ⅲ度裂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 h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方式进行分娩,其操作比较方便、可以产生较好的会阴保护效果,过程安全有效,符合自然分娩理念,有利于母婴健康,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慧;梁江;邱小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22例行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2例复发,复发率为9.09%。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胜斌;姚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80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剂量分别为100μg、150μg,持续时间为9~12个月,再选取4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A、B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后骨密度指标与治疗开始时及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于哮喘患儿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不影响哮喘患儿骨密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程汝挽;何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120例有剖宫产史的二次剖宫产产妇,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传统组)42例、新式剖宫产组(新式组)40例及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改良组)38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感染及腹腔粘连程度等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微低于新式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腹腔粘连程度较传统组及新式组较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其所用手术时间较短,切口感染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范鹏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胸部术后情感障碍患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患者情感障碍问题。方法对36例胸部手术后出现各种不同程度情感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干预及治疗,纠正患者的心理问题。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32例使用上述方法效果良好,4例患者治疗有效后2~3 d内症状复发,但较首次出现症状明显要轻,经心理安抚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胸部手术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的一般手术,合理的干预治疗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此类情况出现。

    作者:李学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7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8%,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梁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浮肩损伤两种内固定方式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纯锁骨内固定与联合肩胛颈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疗效。方法35例行手术治疗的浮肩损伤患者,通过内固定方式归为单纯锁骨内固定组(A组22例)和锁骨联合肩胛骨双内固定组(B组13例),采用Rowe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分析两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钢板断裂断钉及感染等并发症。功能评分两组疗效良好。结论浮肩损伤破坏了上肩胛带复合体的稳定性,如存在不可接受的骨折移位,切开复位固定1或2处断裂是有必要的。

    作者:熊健;安荣泽;赵振营;王国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的患者共31例,均采取康复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患者语言障碍评分和肢倦乏力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的患者中能促进肢体及语言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满翠;孙宏帅;伊淑玲;刘玉华;葛立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茂华;叶彬;黎小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以及胎膜早破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孕妇围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几率相较对照组也更高(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产儿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而需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尽可能的减少孕妇在妊娠期的并发症,同时减少产儿的死亡率,保证孕妇和产儿的健康。

    作者:伍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头颅B超回声强度的定量分析

    目的:对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头颅B超回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32例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作为观察组,35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头颅B超及应用医学图像分析管理系统软件对新生儿的额叶白质、枕叶白质、丘脑基底节以及脑室旁白质回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各个部位的脑组织B超回声强度量值分别为:丘脑基底节为(88.97±6.41),枕叶白质为(84.11±5.00),额叶白质为(70.86±5.02),脑室旁白质为(96.52±5.13);对照组为:丘脑基底节为(85.57±6.15),枕叶白质为(78.43±3.12),额叶白质为(67.05±4.01),脑室旁白质为(89.84±4.3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B超对新生儿脑组织各个部位所得图像进行定量测定,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分析误差。

    作者:陈翠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