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华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对25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措施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254例患者均有偏瘫,瘫肢肌力增加Ⅲ级的66例,增加Ⅱ级以上的132例,增加Ⅰ级的56例。109例患者失语,其中能说出整句子49例,能说正确单词或字的52例,无变化8例。未见因早期康复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病例,避免了各种继发症和废用综合征。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宜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早恢复生活与劳动能力。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6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激素、退热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提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后遗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方法。
作者:王昆;刘新生;冯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为其进行超早期溶栓及溶栓后的护理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结果70例患者中36例患者完全康复,34例患者经过后续的康复治疗,随访6个月,全部生活自理。患者从进入病区至第1次溶栓药物输注完毕时间为(90±10)min。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护理流程科学、严谨、无缝隙,为脑梗死溶栓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索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以番茄红素灌胃治疗,并建立对照组。通过比较各组小鼠整体外观、组织形态变化以及各组小鼠肝脏匀浆中谷草转氨酶( AST )、谷丙转氨酶( ALT )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脏的治疗作用。结果番茄红素对小鼠营养状态、应激能力等有所提升,可以降低肝组织AST、ALT活力,并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结论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蔡丽梅;李嘉慧;肖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细致护理对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放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致护理,观察期为6周,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比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放疗患者住院期间开展相应的细致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
作者:牛慧;姜蕾;贾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120例有剖宫产史的二次剖宫产产妇,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传统组)42例、新式剖宫产组(新式组)40例及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改良组)38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感染及腹腔粘连程度等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微低于新式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腹腔粘连程度较传统组及新式组较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其所用手术时间较短,切口感染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范鹏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认知电位P300与智力残疾之间的关系。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收集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智力残疾程度评定,并进行认知电位P300检测,与40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精神发育迟滞组P300潜伏期(584.58±149.72)ms较对照组(332.65±37.78)ms显著延长(P<0.01), P300波幅降低(P<0.01)。②经Pearson相关分析,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总分与P300潜伏期正向相关(r=0.405, P<0.05)。结论 P300可作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以及判断其社会适应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
作者:谢志兵;蔡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对于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更利于患者接受。
作者:钟丽君;王永周;汪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 ml,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21 h。术后均未发生出血、切口感染以及排尿障碍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9 d。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14个月复发并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转移等并发症。结论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美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成功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5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P)患者,对其实施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中人文护理、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前达到佳心理状态,手术顺利,术后2例发生术后出血,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顺利,术后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潴留等症状改善。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术前、术中护理可以使患者以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对TUVP的成功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肝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开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创伤小、恢复快,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肝功能,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肝囊肿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提升患者膝关节康复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袁瑞利;罗少英;吕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显微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全切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手术均具有显著疗效,且各有利弊,而神经内镜手术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更少,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余孔谋;李成林;梁上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对出血性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出血性内痔患者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聚桂醇注射)126例,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122例;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与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后的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后止血有效率均达到100.0%,但术后肛门内胀痛、肛缘水肿、尿潴留、术后2~6个月便血复发及肛门内硬结伴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优于消痔灵注射,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起寿;刘成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设计机械通气镇静每日唤醒核查量表,以提高唤醒措施执行的依从性。方法将重症监护室(ICU)中32例使用《每日唤醒核查量表》实施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未使用《每日唤醒核查量表》遵照医嘱进行常规护理实施机械通气镇静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护士执行管理措施的依从性、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镇静药物总量。结果对照组唤醒措施执行的依从性、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镇静药物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每日唤醒核查量表》,提高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良凤;刘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0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经口腔植入国产带膜支架的护理体会。结果30例患者DSA引导成功,都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顺利植入支架。结论掌握正确的DSA引导,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时秀霞;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讨论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开胸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影响。方法76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照组采取标准疼痛护理管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结果使用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平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剧烈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可以加强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对患者康复速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选取6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采用水提法提取浓度至1 g/ml,后采用稀释方法对上述抗菌中药100株临床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黄连、连翘及大黄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并以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而同一种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菌株可表现出几乎一致的抑菌活性。结论现临床上几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且对防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以及胎膜早破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孕妇围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几率相较对照组也更高(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产儿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而需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尽可能的减少孕妇在妊娠期的并发症,同时减少产儿的死亡率,保证孕妇和产儿的健康。
作者:伍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6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去年同期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手术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发现,观察组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意义(P<0.05)。结论对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手术整体护理,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术中疼痛感有效减轻,患者舒适度显著提升,应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邢丽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