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内压监测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吴贵才;李仕卓

关键词:腹内压监测, 急腹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在急腹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2例急腹症患者,通过测定膀胱压力测定腹内压,并依据腹内压测定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对腹内压为Ⅳ级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愿意进行手术减压治疗分为减压组(17例)和非减压组(16例)。测定患者腹内压测定前后的心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呼吸频率差异,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腹内压差异。结果腹内压监测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末梢SpO2以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VP、腹内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腹内压为Ⅳ级的患者,减压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减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内压监测对急腹症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依据腹内压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治疗可提升急腹症患者预后质量。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新生儿疼痛评分、平均出箱时间、新生儿身体发育基本状况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鸟巢式护理能缩短新生儿出箱时间,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改善新生儿出生后的基本身体发育。

    作者:裴小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以及胎膜早破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孕妇围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几率相较对照组也更高(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产儿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而需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尽可能的减少孕妇在妊娠期的并发症,同时减少产儿的死亡率,保证孕妇和产儿的健康。

    作者:伍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0例功能性腹泻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功能性腹泻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30例患者给予复方地芬诺酯片联合乳酶生片和四神丸治疗,30例患者均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多数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了复方地芬诺酯片联合乳酶生和四神丸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李玉香;张淑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0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经口腔植入国产带膜支架的护理体会。结果30例患者DSA引导成功,都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顺利植入支架。结论掌握正确的DSA引导,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时秀霞;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病毒介导GFP转染小鼠ESC及其对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用慢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转染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特性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载体经293FT细胞包装后转染小鼠ESC,荧光显微镜下挑选和观察所得阳性克隆,检测ESC特异性标志物Oct-4、SSEA-1的表达,通过拟胚体(EB)诱导体外分化, RT-PCR检测三胚层的分化。结果形态学观察可见所得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呈克隆样鸟巢状生长,免疫组化可见GFP-ESC表达ESC特异性标志Oct-4、SSEA-1,能形成EB, RT-PCR检测到甲胎蛋白(AFP)、巢蛋白(Nes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表达。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不影响小鼠ESC的自我更新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

    作者:张爱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80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剂量分别为100μg、150μg,持续时间为9~12个月,再选取4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A、B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后骨密度指标与治疗开始时及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于哮喘患儿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不影响哮喘患儿骨密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程汝挽;何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为社区护理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7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压和空腹血糖变化,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提高,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尹秀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例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思考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抗结核药4种FDC引起DILI 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护肝治疗1周后,肝损伤加重,谷丙转氨酶(ALT)>10ULN,谷草转氨酶(AST)>2ULN, ALT/AST>5,因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致肝损伤因素,依据综合肝损伤国际检查标准和药物性肝病检测指标、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诊断为肝细胞性重度药物肝损伤。结论 FDC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提高结防医生和患者对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规范诊疗、提高抗结核治疗治愈率。

    作者:张娟;向群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92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6例,在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出现胎儿窘迫时观察组采用胎头吸引助产,参考组采用产钳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助产成功率、失血量、无痛分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胎位异常多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操作方便,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利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提升患者膝关节康复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袁瑞利;罗少英;吕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将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用于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630例中孕早期孕妇,先行二维超声,分析异常数值,记录异常病例数。之后对163例孕妇行STIC筛查,然后对比两种筛查方法的检出率(均以证实结果为对照)。总结STIC筛查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STIC检测阳性率83.3%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的66.7%,二者联合检查符合率91.7%,三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用于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优势,可明确提高诊断效率,准确、动态、形象。

    作者:卢薇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细致护理对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细致护理对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放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致护理,观察期为6周,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比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放疗患者住院期间开展相应的细致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

    作者:牛慧;姜蕾;贾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48例CMV肝炎患儿以入院时未予治疗前血CMV-DNA拷贝数≤1×104为组Ⅰ(25例),>1×104为组Ⅱ(23例),同时选择同期行体检的35例健康婴儿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组婴儿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48例CMV肝炎患儿中合并心肌损伤35例,占72.9%。心电图异常15例,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11例, ST-T改变3例,房性早搏1例。组Ⅰ、组Ⅱ患儿治疗前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Ⅱ较组Ⅰ患儿AST、CK、CK-M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组Ⅱ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AST、CK、CK-MB、LHD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正常组心肌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V肝炎患儿易发生心肌损伤,病毒负荷越大,心肌损伤越重;其心电图改变多为非特异性,可通过CK-MB等心肌酶检测早期发现。给予及时治疗,心肌损伤绝大部分可恢复正常。

    作者:汤昔康;李汝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究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选取6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采用水提法提取浓度至1 g/ml,后采用稀释方法对上述抗菌中药100株临床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黄连、连翘及大黄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并以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而同一种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菌株可表现出几乎一致的抑菌活性。结论现临床上几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且对防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120例有剖宫产史的二次剖宫产产妇,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传统组)42例、新式剖宫产组(新式组)40例及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改良组)38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感染及腹腔粘连程度等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微低于新式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腹腔粘连程度较传统组及新式组较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其所用手术时间较短,切口感染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范鹏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对辅助诊断AS作用的评估

    目的:评估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38例均经过X线检查的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HLA-B27检测,计算各项诊断性能指标,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3%、93.1%、91.3%、0.824。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0.05),而且吻合度较好(к=0.885>0.7)。另外有7例(3.5%)AS患者X线检查正常而HLA-B27阳性。结论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对AS的诊断价值较高,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张静;何其瑞;金玉林;周小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茂华;叶彬;黎小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氧化应激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GDM)已成为严重危害孕产妇健康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的发生与孕妇脂质代谢障碍、遗传因素、孕妇及胎盘血管内皮损伤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分子、组织、器官和系统改变与遗传因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氧化应激引起的血管内皮病变,进而导致胎盘低灌注状态,胎盘和脐带供血、供氧不足,是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主要原因。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讨论氧化应激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艳;邹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结直肠间质瘤2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随访。结果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0例、腹部不适5例、腹部肿块3例,体检发现直肠肿物2例。直肠15例,结肠5例。20例均行手术治疗,诊断为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17例。免疫组化CD117(+)95%(19/20), CD34(+)80%(16/20)。随访率80%,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结论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后诊断需依靠病理,结直肠间质瘤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上应行局部完全切除。

    作者:李福顺;李海;郭希伟;董国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