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张艳芳

关键词: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92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6例,在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出现胎儿窘迫时观察组采用胎头吸引助产,参考组采用产钳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助产成功率、失血量、无痛分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胎位异常多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操作方便,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利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前术中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成功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5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P)患者,对其实施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中人文护理、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前达到佳心理状态,手术顺利,术后2例发生术后出血,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顺利,术后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潴留等症状改善。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术前、术中护理可以使患者以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对TUVP的成功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和心理因素研究

    目的:为提高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对肠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和心理因素进行研究。方法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体检的61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观察对象分别进行进行艾森克(EPQ)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神经质(E),精神质(P),性格内外向(N),掩饰质(L)及SCL-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性、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的各项差异。结果观察组的E、P、N、L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性、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及心理因素存在明显的特异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作者:刘建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提升患者膝关节康复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袁瑞利;罗少英;吕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帮助骨折及早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患者负重时间短,是目前临床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佳方法。

    作者:付振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88例瘢痕子宫患者,对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88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试产40例,阴道分娩27例,阴道试产成功率为45.5%,产后出血量为180~580 ml。结论做好瘢痕子宫的临床观察,并根据产妇阴道的具体情况而决定采用适合的分娩方式。

    作者:刘为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7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8%,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梁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基层医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中医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半年复发率为6.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8%,半年复发率为15.1%,观察组临床效果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可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基层医院易开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利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气管主支气管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肿瘤。对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AW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MPVR)、肺透明化重建(VR)和仿真内窥镜(CTVE)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分别得到MPVR、VR和CTVE图像,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8例,11例分布在气管,4例分布在左主支气管,5例分布在右主支气管;管腔内窄基底结节6例,管腔内宽基底结节14例;生长不规则11例,成环状生长3例,偏心生长6例;6例向管腔内突出未向外浸润,4例轻度向外浸润,10例向外浸润并与相邻结构粘连;平滑肌肉瘤密度均匀,中度强化,脂肪瘤为低密度影,不强化,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能够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帮助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权生;刘华;杨鹏;吴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索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以番茄红素灌胃治疗,并建立对照组。通过比较各组小鼠整体外观、组织形态变化以及各组小鼠肝脏匀浆中谷草转氨酶( AST )、谷丙转氨酶( ALT )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脏的治疗作用。结果番茄红素对小鼠营养状态、应激能力等有所提升,可以降低肝组织AST、ALT活力,并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结论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蔡丽梅;李嘉慧;肖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66例新生儿进行了婴幼儿早期行为干预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养育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全人格培养的个体化指导。婴儿2个月内时由其父母填写人格量表,对1~4个月及2.5~3岁阶段进行儿童气质量表的评定并进行比较,对2.5~3岁阶段进行人格发展趋向量表(PTSC)及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定。结果对于1~4个月的婴幼儿两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5~3岁的婴幼儿,干预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人格发展趋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人格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虹;吴红媛;程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头颅B超回声强度的定量分析

    目的:对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头颅B超回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32例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作为观察组,35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头颅B超及应用医学图像分析管理系统软件对新生儿的额叶白质、枕叶白质、丘脑基底节以及脑室旁白质回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各个部位的脑组织B超回声强度量值分别为:丘脑基底节为(88.97±6.41),枕叶白质为(84.11±5.00),额叶白质为(70.86±5.02),脑室旁白质为(96.52±5.13);对照组为:丘脑基底节为(85.57±6.15),枕叶白质为(78.43±3.12),额叶白质为(67.05±4.01),脑室旁白质为(89.84±4.3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B超对新生儿脑组织各个部位所得图像进行定量测定,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分析误差。

    作者:陈翠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胃炎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临床效果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2%(55/49)显著优于对照组81.36%(4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治疗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向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446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根据B超检查羊水指数将患者分为羊水过少组(84例)和羊水正常组(362例)。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羊水胎粪污染、低体重儿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根据观察结果选择正确分娩方式,羊水过少组患者剖宫产占46.4%,羊水正常组患者剖宫产占20.4%,两组在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羊水胎粪污染、低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羊水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新生儿Apgar评分≤7指标高于羊水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且羊水过少时对妊娠影响较大,宫内胎儿状况可能危急,应在分娩过程中严格监护,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文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例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思考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抗结核药4种FDC引起DILI 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护肝治疗1周后,肝损伤加重,谷丙转氨酶(ALT)>10ULN,谷草转氨酶(AST)>2ULN, ALT/AST>5,因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致肝损伤因素,依据综合肝损伤国际检查标准和药物性肝病检测指标、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诊断为肝细胞性重度药物肝损伤。结论 FDC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提高结防医生和患者对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规范诊疗、提高抗结核治疗治愈率。

    作者:张娟;向群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颈锥切术(冷刀)与Leep刀宫颈锥切术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宫颈锥切术(冷刀)与Leep刀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效果。方法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每组28例,康复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接受治疗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eep刀进行切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更具优势,虽然在疗效上冷刀和Leep刀并没有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时间等项目上Leep刀更具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春燕;谭凤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0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经口腔植入国产带膜支架的护理体会。结果30例患者DSA引导成功,都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顺利植入支架。结论掌握正确的DSA引导,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时秀霞;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00例前置胎盘产妇,根据是否为瘢痕子宫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为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对照组为单纯前置胎盘产妇,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以及子宫切除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52.0%、胎盘植入40.0%、术中出血量(1627.3±285.6)ml以及手术时间(67.9±11.1)min相比于对照组12.0%、8.0%、(861.4±186.9)ml以及(29.7±4.4)min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10.0%、休克10.0%、血管内凝血12.0%相比于对照组0、4.0%、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早产58.0%相比于对照组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窘迫、死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母婴妊娠结局受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影响很大,临床极易并发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等并发症,产前应当采取重点关注,必要时可进行子宫切除处理。

    作者:白幼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的患者共31例,均采取康复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患者语言障碍评分和肢倦乏力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的患者中能促进肢体及语言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满翠;孙宏帅;伊淑玲;刘玉华;葛立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与奥扎格雷钠的联合疗法对脑血栓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16例脑血栓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改善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缓解情况以及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及血小板的粘附率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WMH有着显著的抗凝作用,而奥扎格雷钠则可抑制血栓素A2(TXA2)的活性,从而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两者联用在治疗脑血栓方面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大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